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Chapter 1.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第壹章 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


本文作者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械工程系 
馮丁樹教授(退休)


1.1前言

農業機械是一個古早的行業,天工開物中就已記載諸多古代農村常使用的器械,包括犁耜、汲水灌溉、風車除秕、土礱碾米等等。這些器械在農家千餘年來,有些型式仍然被沿用至今。農機具或農具均是一個廣泛的名詞,其應用的項目,深入日常的食衣住行之中。今日的農業生產,由於科技之發達以及動力的進步,均已進入另一個生產的領域。隨著各項技術的發展,農業也提升至另一層次。嚴然併入另一個新的領域--生物產業工程。


中國農村使用之石磨(資料來源:中國科技普覽


農村使用之水車(資料來源:中國科技普覽


1.2生物產業之範疇

生物產業機械之領域,範圍包含甚廣。由早期的農業衍生的技術到目前相當走紅的生物技術,均可涵蓋在內。因此,廣義的『生物產業』包括人類日常生活上的食衣住行育樂之所需,以及生物製藥的發明及應用等。換言之,它就是與生物存在有關之產業;而工程則是遂行各項產業的成果,使其為人所用之相關技術。

生物產業工程體系應是解決這些生物技術產品或系統應用諸問題之方法。其間包括產業內涵之定義與規劃、生產或加工、調製等特定程序,利用現有工程技術製造或解決有關生物 (動物、植物或微生物) 本身或其副產物所衍生諸問題,其中包括對人類醫學或農業有用的物質或生物之後續處理以及其對環境之影響等。

1.3傳統之生物產業

傳統的生物產業應是自農業始,雖然之前仍然以狩獵為主,其後卻逐漸發展為農林漁牧,可以由人類掌控產業發展因素。這個特定的產業其對象除動植物本身外,尚必須與氣象配合,以求得合適的環境。從前的農業是靠天吃飯,農民必須祈求上蒼普降甘霖,以灌沃農田,滋潤作物。然而農民從歷史經驗得知的技術卻能逐漸累積,他們知道如何建霸儲水,以抗乾旱;如何整田種植、開溝築渠、引水灌溉,使作物生長良好;如何瞭解病蟲害的來由,並進行人力防治,以延遲自然競爭法則的應用。在這些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他們同時必須具備汲水器具,或利用水力自動灌溉。水是農業的需求,也是人類的需求的水分來源,因為在其成長過程中必須進行灌溉。

動力的技術隨著人類智慧的累積,也有很大的進步,間接提升農業生產的技術。早期的人力、畜力是耕種的主力,幾千年來人類懂得馴服牲畜時,就開始利用畜力。至今在世界較為落後的地區仍然使用牛馬騾等畜力進行田間作業。除此而外,其他動力之發展則依水力、風力等地域性的資源而有零星的應用。而真正機器動力應自蒸汽動力開始,其次為內燃機動力,由於動能增大,田間作業之工作量大增。農業因而可以大規模化生產。

1.4生物技術之發展

在生物技術方面,早在數千年前埃及人就已經知道以生物方法生產啤酒及其他酒類,中國古代所流傳之技術如醬油、醋、泡菜、豆腐乳、紅糟肉、養樂多、味精等之製造過程都是經過微生物之發酵作用,其產品變成美食的一部份。酒類所含的酒精與人類的生活脫離不了關係,因其存在特定的成份、而醬油、醋或泡菜等之美味與香氣、紅糟肉的抗血脂成份等都是經過微生物代謝後的產品;在醫藥的應用方面,青黴素更是利用細菌作用之結果,當初之發現係利用青黴菌抵抗周遭環境各種細菌的功能,變成廣為應用之『生化武器』,協助人類抵抗入侵人體的病菌。

這些早年廣被人類所應用的技術,可稱為『傳統的生物技術』,雖然此項技術仍在廣泛應用之中,但與現代的生物技術有點差別。技術上更為精進,並符合現代生物技術之潮流。新的生物技術已運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分子遺傳學等科技利器與資訊,甚至進一步改變生物個體的遺傳形質;使遺傳基因能正確控制生物的生理現象以及相關之代謝過程,達到生產有用物質之目的。傳統與近代生物技術最大之差別在於前者以育種、雜交、配種等繁複漫長的過程獲得整體性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及篩選;而近代之生物技術則是由『細胞與分子』層次進行研究,利用微觀手法精確地導出所需之產品與部位。

經過數十餘年的進步與發展,有關生物技術之應用範圍已經變成相當廣泛。其範疇包括基因操作、細胞培養、單株抗體、酵素工技等四個領域,以及其所衍生的相關科技與工程技術。但也由於其應用範圍廣泛,工程及產業界之需求也相當分散。所以很多新興之技術雖被看好,但產業面卻一直無法凝聚成一個氣勢,進而營造出一個有利的產業環境。

就研究的觀點而言,由於生物技術涉及的科技種類,複雜而多樣,形成一個『跨領域』的學門,其產業因而必須有整合的形勢。不但要有橫向的發展,而且應有垂向的連結。在國內整合風氣不彰,處處顯現各憑本領單打獨鬥的情況下,要形成一個具體的產業相當困難。以研究系統而言,幾乎農林漁牧醫工各行業的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體,都可成為生物技術的探討對象;其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可以微觀至分子與細胞,甚至奈米級的原子層次;也可大到組織、個體、群落甚至整個生態系。但實際上農業為基底的生物技術仍然受到相當多的限制,並且有逐漸萎縮的現象。長期下來,各部門仍然處於散兵作戰的形態,不容易集中力量在國際間與他國一競短長。

1.5生物產業之分類

  就生物產業來分,其領域應包括醫藥、食品、釀造、化粧品、農業及醫療器材等產業,各技術領域之產業發展趨勢可歸納如下:

  • 1.醫藥產業:癌症、老人癡呆症、骨質疏鬆症、愛滋病、遺傳性疾病等。
  • 2.食品產業:世界糧食供應、食品安全性及品質提高等。
  • 3.釀造產業:固定化微生物(如啤酒和清酒)、釀造微生物基因重組等。
  • 4.化粧品產業:美白、育毛、老化防止等。
  • 5.農業生產:低價、品質一定、大量生產;Tank培養/植物工廠、耐病蟲害或耐環境之品種開發等。
  • 6.醫療器材工業:腦機制基礎研究等配合生物感測器之醫療器材之開發等。




Chapter 2. Developemn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Taiwan

第二章 台灣農業機械發展史

彭添松原著老農機人的回憶-台灣農業機械化奇譚
馮丁樹改編

2.1前言

四百年前葡人稱台灣為「福爾摩沙」,意即美麗之島;現在的「福爾摩沙」已變成十足的政治意味,再也見不到原先的美名,更無從前蓬萊仙島那種憧憬與 意境了。台灣確有好山好水,可惜已被破壞污染而面目全非,那些時常打著愛台灣口號的人,實際上並不認真地去思考如何保存台灣之美,只是讓台灣更遭受無限的 催殘,失去原味,經濟也由盛而衰。然而,就經濟的發展脈絡而言,台灣確是寶島。台灣經濟起飛,曾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外匯緊追日本;台灣並無石油等天然礦 藏,地不大物也不博,曾經產金的金瓜石最後也只能流落為觀光的盛地。因此台灣何來寶?所謂「寶」大概指活在島上的寶裡寶氣的人們吧。李敖大師說﹕

「台灣只有兩種人﹕一是聰明人,一是笨人」

這話說得並不錯,錯的是他認為只有他是聰明人,其餘我們這些芸芸眾生都是傻小子。傻子們做事都是一窩蜂,一股傻勁,「愛拚才會贏」就是最佳寫照。至於拚到最後,誰輸誰贏,大概也很少人會去計較了。

近 年來大家一股傻勁熱衷於政治,居然把政權推展到政黨輪替的初步階段,被國際人士稱讚為民主改革的奇蹟。其實更重要而最基本的是數十年來創造出來的經濟奇 蹟,已被世人公認,堪為開發中國家的楷模。由經濟奇蹟才促成了民主改革奇蹟,值得我們驕矜至今。不過,這些心路歷程,不可能僅停留在從前的時光,沒有往前 進就是退步。當台灣轉為四小龍之末,且在未來四週國家經濟都比你強的時候,台灣的民主見證只是鄰國茶餘飯後的題材而已;最後只能關起門來自己獨唱「往事只 堪回味」啦。

不過說到經濟奇蹟,也許往事已遠,大家腦海中即刻浮現的只是工業,尤其高科技工業。倒是幾乎遺忘或忽略了立國之本的農業改 革,這些年來大家在農業方面的努力成果,也是一件大奇蹟。台灣的農業,目前幾乎沒有新事可談,也許老農年金的議題會更引人注意些,只可惜這並不是發展農業 之道,也不是解決農業之法。大家都知道給他魚不如給他釣竿,偏偏政治人物都選擇給魚的策略。

說到農業,因受先天性的限制,要創造奇蹟談何 容易!若要全盤細說創造的過程及內涵也不簡單。只是我們畢生只從事於農業機械化一項工作,所以也只能談談農業機械化所創造的傳奇了。試想當我們年輕時,台 灣農村依賴四十多萬頭耕牛,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從事於農耕;而今都屆退休,台灣農田上已看不到耕牛,在農業方面勞動的人已降至百分之九左右,所有農耕作業 幾乎被農機替代。就這樣,僅一世代的時間達成如此全面農業機械化的國家,古今中外恐難舉出第二個例子了吧。

最近常常看到政治人物下海表演插秧的情節,不覺可笑。當今的農民更會笑說:「是什麼時代了,還來表演這套把戱,我們已經全部使用插秧機插秧了,怎會仍然手把青秧插滿田呢?」政治人物活在從前的年歲裡,要把農人當白痴,要他們看到我們從前在農業的成就也難。

2.2農業機械化前鋒-耕耘機


民國四十年代應是戰後及國府退居台灣的紊亂時期,民生凋疲,百業待興,農業方面也唯有力圖精耕增產一途。當年台灣有40多萬頭耕牛,而耕地面積有 87萬多公頃,平均每頭耕牛要負擔2公頃耕地。如以役牛總數的三分之二估算,每頭平均要負擔三公頃多的耕地。三公頃看起來不多,對一頭牲畜而言負擔重而且 容易誤農時,影響農事生產,更不談虐待動物的問題。在維持精耕的情況下,仍然必須適時補充畜力。所以政府於四十二年間曾研訂第一期台灣經濟建設計畫時,其 中一案是補充耕牛十萬頭。但牲畜不能由工廠製造,補充不易,而且需要餵養飼料,此一計畫乃無疾而終。其第二案為引進機械動力,這是往前看,且認為比較可行 的辦法,因此當時的台灣省政府就著手訂定「耕耘機推廣十年計畫」。只是這個計畫只是一個願景,當年政府財源困窘,並無餘力支援。

真正投入 於農業機械化工作的單位,首推中美合作機構「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JCRR)。這是一個中美共同提撥基金,發展農村經濟的一個聯合組 識,對台灣的農業貢獻厥偉。當時主司農機業務者為馬逢周技正。馬技正原在浙江大學專修農藝,二次大戰後,國府為培養人才考選一批學子赴美研修,馬是其中的 一位,畢業後回南京的中央農業試驗所服務。因在校修過農具學,投考農機學科就被錄取,成為具有農機專長的第一人。後來馬被派往美國萬國農機公司 (INTERNATIONAL HARVESTER CO.)研習一年,回國後投入農復會。民國三十八年隨該會由大陸來台,乃在台灣開始負責推動農機業務。馬工作十二年後,應聘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並 被派往南美玻利維亞,從此離開農機崗位。


牛犁作業(資料來源:池上農會)

馬任職農復會第二年開始研提「台灣農機具之調查研究計畫」,委台大農工系農機組高阪知武教授主持,由楊景文助教(第二屆台大畢業生,不久赴美)及 張振經先生協助計畫之執行。該計畫報告書有中文(手寫貼照片)和英文(精美印刷數百頁,由JCRR出版)兩版本,部份仍然留在同仁手中,只惜均已成孤本, 後來農機中心有重新翻印。該報告所載之當時農機具,無疑是一部農機寶典。

有這項引進農機的經驗,馬技正再度研提引進國外農機計畫,由美國 引進七台園圃式曳引機(GARDEN TRACTOR),並交由農業試驗改良場所試用。不過可能水土不服或經驗不足,推廣失敗。不久,鑑於日本引進美國改 良的快樂農夫(MERRY TILLER)耕耘機試用成功,乃再嘗試由日本引進十三台該型機種及其附屬的雙向犁和「而」字耙。這是一個簡單的耕耘機,當時 被稱為美利牌或快樂農夫牌耕耘機,一般農民則管它叫「鐵牛」,鐵牛之名自此開始。這十三台美利耕耘機後來贈送給各地農業試驗改良場所進行田間試驗。

2.3農機人員之培育

在 馬技正的領導下,台灣由引進耕耘機揭開農業機械化的序幕。他認為要推展農機,還是要積極培養人才,這個想法也中規中矩。當年台大是培養農機高級人才的重 鎮,雖然興大農學院農教系和屏東農專也能訓練一些,惟緩不濟急。為此乃由農復會擬定計畫補助台大開設「農業機械專修班」,調訓各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十四人 (包括桃園農校一人)。第一期於四十六年暑期開始,由張建勛主任、高阪教授、張舉珊講師、梁桐助教、黃國彥助教和彭添松講師等人合授。當年六位訓練教師, 加上數位實習助理,構成一個堅強的農機訓練班,班務則由彭添松先生負責。

畢業後,這批學員都成為各場所農機工作的幹部,表現出色。專修班生包括﹕

  • 台東區農改場的湯銀(第一名結訓),
  • 棉麻試驗分所陳梯全(第二名),
  • 台北區農改場林文雄,
  • 農業試驗所林東陽和涂振鑫,
  • 新竹區農改場鄭鎗,
  • 台中區農改場梁榮良(班長),
  • 台南區農改場吳文慈(不幸車禍早逝),
  • 花蓮區農改場蔡界益,
  • 平鎮茶葉試驗分所徐英祥,
  • 種苗繁殖場游祥芳和賀惠生,
  • 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朱仙和,
  • 桃園農校林阿福。

第一期專修班總共十四人畢業。結訓後,成績名列前矛的兩位被選送至日本進一步訓練。一件有趣的往事是當時彭添松先生在學校是佔台大農場技士的缺,兼任講 師。這個缺卻一直流傳到現在。彭後來應聘為農工系教職,該缺由陳貽倫接任,陳君改聘為教職後,該缺再由劉昆揚接任,劉復接講師,該缺由賈精石接任至今。

農 復會掌管農機業務的人員也存在有趣的輪迴:馬辭職離台後,其職缺虛懸,農機業務歷經李廣武(當時為助理)、吳維健技正、藍章華技正、蘇昭山技佐等負責或協 助推動,五十四年彭正式轉換跑道回到農復會承接馬留下的空缺。農機專修班的訓練工作仍依原模式繼續進行,先後於五十五年(第二屆)和五十九年(第三屆)由 台大農工系農機組舉辦。現在仍在職於農委會中部辦公室(後改為農糧署)的吳銘湖(第二屆)、林明仁(第三屆)都以成績名列前矛結業。

第一 屆專修班學員目前幾已退休,由第二、三屆學員承接成為各場所農機試驗改良與推廣工作的主力,但大部份學員都屆退修年齡。由於台灣農業機械化起飛,台大師 資、設備更加提升,訓練也更為紮實。近年來已有少數台大、興大、農專等正科畢業生參加各場所農機工作陣容,其中專修班學員的貢獻仍不能忽視。為留下完整記 錄,茲將第二、三期學員名單列出如下﹕

第二屆(五十五年班)﹕
  • 吳銘湖(農林廳),
  • 黃咸熙(新竹場),
  • 陳清肇和陳川淵(台中場),
  • 楊敏雄(台南場嘉義分場),
  • 王明茂和鄭士藻(高雄場),
  • 莊再傳(花蓮場),
  • 羅澤生(台東場),
  • 陳盈孔、張健夫和陳永盛(茶試所及分所),
  • 林金墩(嘉義分所),
  • 劉俊吉(種苗場),
  • 盧忠雄(棉試所),
  • 黃清良(菸試所),
  • 彭炳戊(畜試所恆春分所),
  • 翁贊旺和廖盛造(新竹縣府),
  • 吳文宗(湖口鄉農會)。

第三屆(五十九年班)﹕
  • 林明仁(農林廳),
  • 謝森明(新竹場),
  • 林松欽(台中場),
  • 林珍田和游勝秀(台南場),
  • 吳一雄(高雄場),
  • 周廷弘(農試所),
  • 張清勤(嘉義分所),
  • 李隆麟(鳳山分所),
  • 林六喬(茶改場),
  • 謝建家和李元凱(種苗場),
  • 李忠田(棉試所),
  • 黃金雄(畜試所),
  • 石昭獻(菸試所)。

除專修班訓練外,對於耕耘機之維修,當時也研提一般短期訓練班計畫。其中多委由省農會之天母農民訓練所調訓。當時主要的農機講師除彭添松外,尚有 農業試驗所的鄔清標(不幸早逝多年)、吳漢筠等。吳當時為美化牌耕耘機工廠的工程師,後任農機研發中心工程師,現已過世。吳君畢業於宜蘭農校,早年農校並 無機械課程,他完全獨自自修而無師自通。多年來他自行畫圖、設計耕耘機、中耕管理機、柴油和汽油引擎以及其他農機具,在當今台灣農機界無人能出其右。吳君 後來自創農機設計公司,任職於農機中心時,更擔任輔導許多農機工廠技術升級,貢獻良多。

2.3 The Uprise of Powertillers

2.3耕耘機工業的起飛










輔 導工作之推展需要宣傳。以當時補助十三台耕耘機為例,配合人員訓練,鼓勵參與並在各地舉辦示範表演會,都有良好的效果。當時率先響應此項工作的是台灣省農 會,而民間也有貿易商進口大小不同的日本製耕耘機加入市場競爭。由於當時農民的反應良好,國內機械工廠對此感到鼓舞,紛紛自行仿造國外進口機種,旋踵間有 二十二家工廠製造耕耘機。諸如:大田、洽義發(寶島)、興農、永興、力達、美化、自由、金龍、振豐、飛馬、唐榮、健成、彰農、全農、田昌、富士等;其中 三、四家同時製造汽油(兩衝程及四衝程)或柴油引擎。進口廠牌則有﹕井關、久保田、三菱、美利、古川、秋津、竹下、富士、協和、本田、芝浦、日之本、地霸 王等。

當年一台美利耕耘機售價為新台幣八千元,這筆錢看起來不高,但以當時的農民購買力而言,仍需向銀行貸款始能購置。想想看,當時一般 公務員月薪也不過六、七百元,幾乎要一年不吃、不喝、不穿始能籌足換得一台耕耘機。經過五、六年的推廣期間,國產與進口耕耘機競爭劇烈,耕耘機推廣數量約 增加到五千台左右,國產與進口貨各佔一半,勢均力敵。不過,五年內生產兩千五百台,平均一年僅五百台,由國內二十二家工廠分食,每廠僅分得二十多台,優勝 劣敗,最後僅剩三、四家勉維生存。

台灣農業機械化初期,不但耕耘機製造業者遭受慘重打擊,而購買耕耘機農戶因不易獲得廠商售後服務及零件供應,屢成為機械化初期的犧牲者。這種失敗案例,在後來推廣的其他農機,如插秧機、聯合收穫機、乾燥機等亦屢見不鮮。

上述二十二家耕耘機廠的失敗經驗所得教訓是:農業機械化不能一蹴可即,必需以長遠計畫按步就班逐次完成。尤其為適合台灣農情,不能僅引進或仿造國外農機即可;尚需加強培養人才,自行研究改良並製造為可供推廣的農業機械。基於此體認,規模較大的農機製造專業工廠開始成立。

四十九年底,先有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在台北松山設立工廠,該公司由台灣土地銀行和民間企業與日本野馬農機公司和井關農機公司集資六千萬元(我國佔三分之二) 設立,從業人員約近四百人。五十年又有新台灣農業機械公司在高雄設立工廠,該公司由台灣合作金庫、永豐公司、台北區合會與日本久保田農機公司和三井物產公 司合作投資兩千七百萬元(我國佔三分之一),從業人員約三百多人。


台灣地區使用的耕耘機

五十五年大地機械公司(後來與日本三菱公司技術合作改為大地菱農機)也在高雄小港成立。這三家公司均以生產農用柴油引擎和耕耘機為主,其設立對台灣農業機械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2.3.1 台日合作耕耘機工業起死回生



中 國農機、新台灣農機等後來者挾其與日本公司合作、合資的雄厚財力與優良技術,以生產驅動式耕耘機為主。與前述美利耕耘機之小型曳引式相比,前者操作較容” “易,且搭載較大馬力的柴油引擎,其工作效率較高,廣受農民歡迎。在台灣,由於農民資金短少,即使購買那麼小的美利耕耘機也得向銀行貸款,每年分兩期繳息 和並還部分本金,約七年攤完。為此,購機者大都需替人做代耕以收取費用方式來支付部份貸款。這種代耕的方式自然形成一種體系。在這種制度下,農民希望代耕 者愈快完成作業愈好,因之代耕業者不得不要求更大的馬力、較大型的耕耘機來應付顧客的需求,使得小型曳引式如美利耕耘機等很快失去市場。為分攤成本,代耕 業者兩三人合購一台耕耘機已成常態,他們不分晝夜輪流代耕,故耕耘機須配備磨電燈以便夜間作業。在這種情況下,耕耘機愈來愈大型化,由八、十、十二、十 四、十八、最大到號稱二十三、二十六馬力的巨無霸都出現了。

總而言之,貌似日本製的國產耕耘機,為適應國內農業環境和農民需求,早已脫胎 換骨,蛻變成超大型且堅固耐用的另類農機了。這些台日合作的耕耘機製造廠一時財源滾滾,不但產銷量大增,其售價亦甚高昂。例如,一台十馬力級的柴油引擎驅 動式耕耘機的售價,大致上為五萬多元,足可購買當年十二、十三等則的水田兩公頃左右吧。換言之,如農民不向銀行貸款,則需賣掉兩公頃地始可換回一台耕耘 機。

早年耕耘機的價格雖高,但代耕收費亦不差。以一台耕耘機一天代耕半公頃,每公頃收費大約兩千元,每期作代耕二十天即十公頃計,每期代耕收費可達兩萬元之譜,一年兩期就有四萬元的代耕收入了。換言之,差不多兩年就可償還本利。台灣的代耕業就這樣蓬勃發展起來。

民 國五十年代末期起十年間,可說是代耕業者--同時也是農機業者的黃金時代。年輕農民競相投入農機相關行業,並能獲得相當利潤。不過,他們發覺耕耘機工作效 率雖高,操作人員仍需跟著機械後面操縱,長時間下來甚為辛苦。就像現在的汽車族喜歡行在車上加裝設備一樣,有些人乃自行加裝簡易駕駛裝置,操作人因此可坐 在耕耘部的上方駕駛。這種裝置並非農機工廠的標準產品,完全是農民委託一般鐵工廠代勞製造的產物,何時何地出現已不可考了。這種如表演馬戲般的駕駛耕耘 機,可能只有在台灣才有機緣看到。當然,有時候難免也會險象環生,甚至發生事故;惟在愛拚才會贏的台灣人眼中,也就見怪不怪了。

五十年代 初期起,耕耘機業界呈現一遍榮景,尤其台日合作工廠欣欣向榮,員工待遇比一般公教人員高出以倍計,宛如現在的電子產業一般,令人羨慕。例如設廠在台北的中 國農機公司投資六千萬元,而在同地區的三陽汽、機車製造廠當時大概只有一百萬元的投資額吧,其產品只不過是生產腳踏車的磨電燈而已。當年中國農機公司雄心 勃勃,招兵買馬,也設有研發部,聘請台大高阪教授為兼任主任,吳維健為專職副主任,另雇用台大、成大、台北工專、農校等畢業生,以及配合技術工人共約二十 人從事農機研發。以當年的農機研究陣容而言,在台灣可能是數一數二最堅強的了。



2.4 Tractors That Work On The Paddy Field

2.4大型曳引機下水田

2.4.1 機械力取代畜力

耕耘機為台灣農業機械化打前鋒,隨著推廣數量增加逐漸替代了耕牛。原來四十多萬頭耕牛,到六十年代末期只剩下七、八萬頭了,不用說這些淘汰的牛隻均已上桌被人食用。現在有些人堅持不吃牛肉,除感念老牛為人所做的貢獻外,有些人是怕吃到他們自家的耕牛,有傷天理。



最早期的蒸汽犁亦曾自英國購入,作為墾地之用。

 
雖 然後來機械力逐步替代了畜力,不過農民操作時仍需跟在機械後面行走,非常辛苦。原來,我們跟著日本人叫耕耘機為POWERTILLER,在歐 美稱為園圃用曳引機即GARDEN TRACTOR,我們當作本田用的主力農機,在歐美人眼裏不過是住家前後院用的小玩意兒而已。許多東南亞及其他開發中 國家人士稱呼耕耘機為PEDESTRIAN TRACTOR,倒是相當傳神;如此也可與一般乘坐式農用曳引機區隔。西方人說﹕「東方農民雖然利用農機,但 仍跟在後面行走,仍屬走的農業(WALKING AGRICULTURE),還是一種『落後』的機械化型式」。但不管如何,台灣的農業機械化總是往前 『走』了一步。實際上當年台糖公司農場已有少數曳引機,即為所謂『坐的農業(RIDING AGRICULTURE)』。至於能不能將它推廣到一般的水 田,則頗見躊躇。在觀念裡,農民咸認為讓大型曳引機下水田作業,一則田區太小,不易操作,再者怕其太重,破壞耕盤。當時亦有澳洲廠商(HARWARD廠 牌)來台介紹其公司在馬來西亞以曳引機在水田中耕田的錄影帶,證明大型曳引機可兼用於水旱田。在日本,並早已知道有些小型曳引機可應用於水田作業,不過因 馬力太小,作業效率不及大型耕耘機,因而始終未見推廣。

2.4.2台糖最早使用曳引機

五十九年彭技正與台糖公司袁夢鴻總經理和郁英彪協理等同赴馬來西亞考察,實地瞭解 大型曳引機在當地之水田作業情形,確定其可行性。民國六十年,農復會提出一項「促進農業經營現代化實驗區計畫」。該計畫在彰化縣花壇鄉規劃約一百公頃水 田,將毗鄰田埂打破重劃,以適合於大型農機作業。整地用採七十馬力級的JOHN DEEREJD-2120型曳引機,搭配HARWARD70E型迴轉犁; 育苗則採用共同育苗法(這是台灣專業化育苗中心成立之始),並用兩行式動力插秧機、聯合收穫機及乾燥機等,搭配使用。



該 計畫轄區內並挑選適當農民予以農機使用和保養訓練及少數育苗和田間管理人員組訓,其他大部分農民則輔導轉業或安排副業。在當年教條式的體制下,該計畫曾被 譏為人民公社,不過農復會屬非政府機構,一般批評似乎也無可奈何。由於這是主任委員親自領軍督導的計畫,當時李登輝總統還不過是一個農經技正,僅參與計畫 的評估工作而已。

起初,一切工作進行很順利,包括農民組織、田區規劃、農民訓練、到水田整地都順利完成,一直到共同育苗時,播種後數天開 始綠化尚稱正常,正慶幸初步成功時,忽然傳來所有秧苗一夜之間枯死泰半的壞消息。只好趕緊動員植物病理專家研究,結果發現是秧苗立枯病作祟。當年小規模育 苗時,並未遭遇過這種病變的經驗。經過消毒並重新育苗,但已誤農時,結果那一期水稻收穫量未能達到農復會計畫初保證的產量,只好賠償農民的損失而結束該計 畫。當時,為執行該項計畫,一位台中區農改場的稻作專家陳懷修先生夙夜匪懈,認真工作,終積勞成疾而病逝,則是另一件憾事。由以上敘述,大家自然可想像到 所謂農業現代化,實質上是在小農制度下主要利用大型農機的嘗試。

2.4.3走的農業蛻變為坐的農業

上 述計畫表面上以失敗收場,惟當地地方政府與農民組織,卻仍繼續在原有的基礎上推動,反而收之桑榆。後來農民都能按當初理想合作無間,使大型曳引機照常運 作,就農機水田應用而言,反而是成功的,證明大型曳引機在台灣可勝任在水田作業。為此,乃於六十一年再研提計畫補助台中縣新社鄉的農林廳種苗繁殖場成立 「農機代耕中心」。經當時莊紓場長及負責人游祥芳先生通力合作,該代耕中心於六十一、二兩年內代耕實績高達三千多公頃。六十二年中期,由於種苗業務的關 係,計畫改由台南棉麻試驗分所接續,由該所季景元所長及農機業務主辦人陳梯全主任全力投入代耕工作,成果斐然。其後在農復(發)會、農林廳等輔導下,在民 間紛紛成立代耕中心四百多處,而每年進口千台的大型曳引機,儼然成為代耕主力。

利用大型曳引機搭配迴轉犁從事稻田代耕示範之初,農民看到 如此龐然大物時,非但不接受代耕,連進入其田區都遭到拒絕。不得已,只好採取利誘措施,首先免費,緊接著僅收一半代耕費(如當地耕耘機代耕每公頃收費兩千 元時僅收一千元)的辦法來引起農民興致。未想到此辦法奏效,不久申請代耕農民應接不暇,很快地耕耘機代耕業者跟進,逐漸可看到水田裏大型曳引機的影子了。 其實,在農業機械化期間,政府施行的土地重劃政策,農地面積擴大,田間道路標準化,都利於大型農機進入田間的一些措施,使農民接納大型曳引機下田的想法逐 漸轉變。

曳引機逐漸淘汰耕耘機的速率,一如過去耕耘機替代耕牛一般。比較無奈的是,這種替代的過程反而影響國內耕耘機的市場,當年景氣鼎 盛時期每年產銷耕耘機高達一萬台以上,曾幾何時每況愈下,後來已降到數百台而已。風光一時的台日合資工廠不是關廠就是淪為曳引機進口廠以苟延生存。就產業 而言,採用高效率農機以降低生產成本俾利農民和農業發展,這也是另一種無奈的結局。

這種本土性的代耕制度所用的農機,包括整地、育秧、插 秧、收穫、乾燥等作業所需農機和設備均朝大型化、高效率化發展,可惜大部分國內農機廠商未能把握此脈絡,至為可惜。乾燥機廠商是比較特殊的例子,例如,三 久公司林榮郎董事長就感嘆道﹕「政府推展農業機械化是成功了,但國內農機工業卻未能繼續成長受益。」

綜合言之,由於專業代耕者大都採用大型化農機,所用的農業機械之設備較為齊全,操作者均是乘坐駕駛,諸如﹕曳引機、乘坐式插秧機、聯合收穫機等,至此,台灣農民已由走的農業邁入坐的農業領域了。

2.5 Th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Policies

2.5農機政策的變革

2.5.1一九七0年是農機關鍵年


早 年台灣農業人口眾多,為怕農民失業,無人敢提出以機械力取代人力的建言。即使位於高位者亦提出農機無用的論調。所以這段期間的農機官員往往戰戰競競地做 事,真怕做好又不得上意,做壞反而被駡臭頭,有點兩面不是人。他們採用的策略是先以精耕增產需要而補充畜力不易為由,才產生引進機械力來補充畜力不足的考 量,甚至有人提出為未來光復大陸之需要而推行農業機械化的儻論。

曾幾何時,台灣經濟隨著三、四次成功的國家級「四年經濟建設計劃」,使台 灣由農業為主體的經濟邁向工商服務業為骨幹的結構,農業勞力大量湧向工商業或都市,農業實質上已逐漸步入勞力不足與老化的窘境。在這段期間,農業就業人口 由四十年代的60%逐年降低,五十九年後已降至36.7%。

那一年,剛巧國內開始推廣插秧機、聯合收穫機,而國產箱式乾燥機研發成功的一年。這些農機完全以替代人力為主而與畜力無關了。

那一年是台灣推行農業機械化關鍵的一年。

那一年,中央為振興農業與農村,訂定「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採取一連串有效行政措施;又鑒於確保農村勞力為首要考量,通過實施「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為第一個四年計劃的一年。
那一年,政府累集財富,財政寬鬆,首次由中央撥款直接對農業的投資,乃有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的行政措施。

2.5.2「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

67 年美國終止中美基金,農復會經費縮減,只能運用極小部分基金孳息提出「現階段農村建設綱領」,逐年編列預算支付農業之發展。此時經濟部下設有農業司,但其 組織規模太小無法勝任,故針對該綱領分別由各領域專家研提方案。農復會時期確實扮演了農業部般的功能,只是無行政指揮權,對各級政府自然無管轄權,不過技 正們都以專家自居,宛如導航者的地位,也倍受相關單位和農漁民們尊重,因此推行業務頗為順遂,比起民主化後的現在更能發揮行政效率。

2.5.3「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拔得頭籌

「加 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四年計劃通過,必須分年提出計畫內容,此時農復會已改制為農發會。在研擬的過程中也有一些艱辛的故事。在第一年中約需農機低利貸款 基金三億四千萬元,另加四年農機補助款等需一億元。此時其他各領域的技正專家也相繼提出方案,如土地重劃方案需兩百多億元,水土保持、畜牧業、漁業等所提 預算都幾近天文數字,農復會當局一時不知所措,結果只好以最優先推出「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首先獲得行政院通過。該方案要點摘錄如下﹕

  • 總方針﹕暫以四十五萬公頃耕地為目標,預定於四年內次第達成機械化作業,並運用台灣農業高度集約經營及多季生產作物基礎,按照農業環境與農業產品分布狀況,鼓勵每一區域專業化農產品之發展,並促進區域企業化經營,以提高農業投資效益,增加農民所得。
  • 農機推廣目標﹕預定於四年內共推廣各類農機十二萬台,除以耕耘機為主外,並鼓勵農民大量採用插秧機、聯合收穫機、動力割稻機、切草機等新型農機具。
  • 降低農機成本﹕輔導國內農機製造廠降低生產成本,減低出售價格,提高農機性能及加強辦理保養修理服務。核准進口之製造農機零件比照漁船引擎進口辦法免徵關稅。農機用油亦按漁業用油予以優待,將其差價專戶提存,作為農機推廣費用。
  • 農機資金籌劃﹕估計四年中,共需貸款資金最高額約為新台幣十五億元,除在國內盡量籌措外,擬向國際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國內由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糧食局及農復會等機關分別籌措。
  • 加強農機推廣服務﹕增設鄉鎮農機推廣服務機構,鼓勵民間共同購買農機並舉辦代耕代營業務。同時輔導民間農用航空作業之發展。
  • 加強農機試驗研究與訓練﹕籌設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從事於基本研究與發展適合於台灣之各種農機,並協助台大農業工程系農機研究所及各農機試驗單位,羅致及培養人才與充實設備,其經費由國家科學指導委員會協助,同時加強農民使用機械訓練。
  • 農機與其他農業措施之配合﹕推廣農機時與土地重劃、農田水利、改良技術綜合示範、共同經營等各項措施,相互配合辦理,以收更大效果。
  • 配合農機推廣設置現代化農業經營實驗區﹕依農業環境及農產分布狀況,選擇適當地點設置各種現代化農業經營實驗區,以推行農機為主,配合其他各項農業改良措施集中改進,作為現代化農業經營之範疇。
  • 推行機構之組設﹕由經濟部、農復會、會同省政府及有關機關組織推行委員會,並由經濟部擔任召集人。

以 上方案中最重要的為籌措資金問題,當年研擬該方案需十五億元,尚且需擬向國際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何況以百億為單位的方案,困難度可想而知。事實上,當年我 們仍為聯合國會員國,政府為此確實向世界銀行提出申請農業機械化資金貸款。據彭技正轉述,世界銀行亦煞有其事地派數位黃、黑、白評估專家來台,他曾奉命陪 同由北到南走一遭,結果好像條件談不攏而作罷。

2.5.4經濟部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之設立

為 籌劃及執行上述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經濟部於五十九年四月成立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先後由經濟部張研田次長及楊基銓次長為召集人,聘請經濟部農業司司 長、工業局局長、石油公司總經理、台糖公司總經理、農復會秘書長與植物生產組組長與農業信用組組長、經濟設計委員會、農林廳、糧食局、台大農學院、輔導會 等機關首長為委員,一大票開會決定農業機械化的推行政策。當時彭技正兼任該小組執行秘書,參與各項政策與計劃之研擬與執行。另外,副執行秘書由農業司林炎 歡技正兼任,他有兩位年輕助理王茂剛和陳經幫助,許多推行小組相關庶務都由他們協助處理。農復會則僅有彭技正一人,後來僅聘台大張漢聖講師兼差,別無幫 手。

該方案之執行由五十九年七月起至六十三年六月止整整四年,原計畫中有關農機生產成本與出售價格之降低,農機資金之籌措,推展機耕服務 與試驗研究訓練之加強,農機一貫作業效益等計畫要項均大體上一一付諸實施。不過,原擬籌設之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卻因故未能實現,一直拖許多年以後才設立小規 模的「財團法人農業機械化研究發展中心」(簡稱農機研發中心)。

2.5.5「農機研發中心」基金募集經緯

在 「加速推行農機機械化方案」中,原有籌設「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之議,旨在加強農機試驗研究與訓練工作。這是仿效日本訂定「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時設立農業機 械化研究所(後來擴大為生物系特定產業技術研究推進機構,簡稱生研機構)的想法。不過,推行小組的有些委員認為研究所過分強調基本研究,應將重點放在農機 發展,名稱因此改為「財團法人農業機械化研究發展中心」。

當年推行小組本身年度經費主要由經濟部負責籌措,該部份則請中國石油公司負責支應。事實上,農機化方案中也明列中油公司優待農機用油,其差價以專戶提存。當時中油公司胡新南總經理為該小組的委員,每年度研提計畫預算時,他都慨然同意。

但 不知何故,也許是會計年度關係,研提第三年度小組計畫時發覺該小組預算居然多出一千萬元,當時主事的彭技正乃提案:除運用此一千萬元外,另募捐一千萬元, 集資兩千萬元設立農機研發中心的基金。此案獲得委員一致同意,募捐活動於焉開始。此時正逢農機工業的鑽石時段,新台灣農機公司何榮庭董事長率先響應,一口 氣捐出兩百萬元,另加該公司在高雄縣岡山縱貫公路旁兩公頃多土地和兩棟二層樓房為農機研發中心之基地。大地菱農機公司劉頂振董事長允諾捐款一百萬元,其他 規模較小者也踴躍捐款,如三久公司(當時規模很小)林榮郎董事長答應首次捐獻三十九萬元以回應三久之意,令人印象深刻。為留下記錄並感謝熱心捐獻的其他廠 商和機關,名單列舉如下﹕
  • 台灣省農工企業五十萬元,
  • 順光五十萬元,
  • 國華三十萬元,
  • 榮順十萬元,
  • 國際十萬元,
  • 嘉林五萬元,
  • 大田一萬元,
  • 台灣汽車五千元。

廠商以外,土銀、合 庫、糧食局、公賣局、中油、台糖、台北市建設局各五十萬元,農林廳、退輔會各二十萬元、省農會五萬元。首批募捐共得八百九十萬五千元,三十年前能有此募款成 績,已經不錯。

第二批募捐則一直拖到中心於民國七十三年成立之時,捐款者有﹕

  • 台銀五十萬元,
  • 野興五十萬元,
  • 佳農二十三萬元,
  • 端翔十萬元,
  • 力達五 萬元,
  • 大發五萬元,
  • 銓原二萬元,
  • 建凱二萬元,
  • 立佳一萬元,
  • 吳維健一萬元。

本階段共募得一百四十九萬元。吳維健是最熱心的農機人,他以個人名義捐獻,著實不易。整個募捐 任務完全由彭添松技正主導,勞苦功高。其中比較遺憾的是當時的中國農機公司早期雖為農機業龍頭老大,到六十年代因經營不善,已嚴重陷入財務困難,並開始遣 散人員,此時已無力作捐獻,否則成果當不僅如此。後來農復會改制為農發會,體制萎縮,當時的李崇道秘書長更持反對的意見,使這個募款計畫中傷許多。

據 彭技正回憶說:李秘書長被當下成立許多浮濫的研究中心弄得心煩意亂,無意新起爐灶,而彭的頭頂上司黃正華處長也屢持相反的意見。例如,有一年他依據農機化 方案提出一千萬元補助台大興建農機館並改善設備,這些原來都已談妥的經費,黃正華處長就提出異議,但也提不出反對理由,就是不肯簽字。黃處長霸氣十足在農 復會相當有名,連秘書長也敬畏三分。此案當時李秘書長已經原則上同意,只是希望彭技正私下向黃處長力爭,但黃硬是要經費減為五百萬元。使原可建四樓的寶貴 台大用地僅能蓋二樓,他卻把另外五百萬元挪移給種苗繁殖場興建三層辦公大樓,算是另一種交際的回饋吧。

依據原先規劃,當年一千萬元可在現 在台大農機館址上興建四層的大樓,第四層原則歸農機研發中心使用,減半以後就連建二樓都有問題,原先的計畫因此被打亂,談好歸屬農機研發中心使用的第四層 當然就不翼而飛。但是心中雖有不平,當時五百萬元在也非小數目,棄之可惜,建三層又顯不足。還好當時農工系施嘉昌系主任的協助,乃以此五百萬元為基礎向學 校當局力爭兩百五十萬元為配合款,終於興建了現在的三層農機館大樓。彭技正常說:「雖然不滿意,但尚可接受」,我們則是懷著無魚蝦也好的心。如此,至少當 時的農機組獨立成系後有了農機館作棲身之所,這也是因為農機受到重視後才有可能得到的結果,其間彭技正的努力折衝,也功不可沒;而施主任的鼎力幫忙,聽說 後來也受到水利組同仁不少責難,因為農機系之分出至此底定。回想起來,農機系在四十年代初期,亦即張舉珊當講師的時代,就曾獲得農復會馬技正的支持,興建 了兩層現在的農機二號館,只是該館建築工程費僅二十萬元就建成了二樓,看起來農復會補助台大都是半調子的方式。知武館之興建則是由當時的教務長黃大洲先生 鑑於農機工廠破敗不堪,乃特別編列預算二千萬元改建,成就了目前生機系的根基。不過,台大農機系館址的興建整個過程看來,也算是得天獨厚了。

農機研發中心於七十三年成立以後,由業界、機關、農機同仁等陸續捐獻甚多,如三久、三升、利光、大地菱、建凱、豐洲、益農、鴻伸、萬得富、兩和、佳農、最好、新酉、卓美、農機公會、台北市農會、桃園水利會、台大農機系多位教授等,此是後話。


2.5.6鄉鎮農業機械化推行中心之興衰

農 業機械與其他領域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其需求季節性且又密集使用,而其操作人多為非技術人員。因此,操作人的事前訓練至為重要,並且要學會農機故障時的緊急 處理方法。換言之,有效利用農機必須做好售前、售後服務工作。為落實此項工作,農復會時期曾於五十五年開始補助農林廳輔導地方鄉鎮農會或公所設置「鄉鎮農 業機械化推行中心」(簡稱鄉鎮農機中心)。在該計畫項下在各鄉鎮設立農機修護站,每處可雇用兩名技術人員,每人並有一台100cc機車,以便機動地為農民 服務,同時訓練農民使用與保養農機的方法。

在是項計畫下,農機中心人員由農復會計畫雇用,附屬於當地農會。由於他們勤走基層,頗受農民的 喜愛,因而更增強農民對農會的向心力。宜蘭縣壯圍鄉農會因設農機中心後其信用部存款大增,就是最好的例子。此外,由於農機中心技術人員待遇遠較農會編制內 人員為優(月薪一千八百元),故有不少人由農會單位跳槽投入農機中心工作行列。因此,招考時競爭者眾,曾有召募二十人竟然有四百人報考,相當踴躍。

由 於此項措施間接培養了不少農機技術人才,隨著國內農機工業的興起,這些人才後來都轉為民間所用。有些人得到技術後,自立門戶,是為國內「農機行」之濫觴。 更有自行創業,從事農機製造業者,如朴子農機中心技術人員邱德旺君在當地創立亦祥企業公司,成為國內水稻育苗機械製造之翹楚。

農機中心之設置在加速推行農業機械化方案計畫下推展迅速,至六十七年時約有五十鄉鎮設立。然而由於國內各農機廠商為爭取顧客自行加強在各地設置售後服務與代銷據點後,這種公營的農機中心逐漸式微,大部份的農會都將此項業務作不同的歸併。

3. Development of Rice Transplanters

3. 插秧機械之發展

3.1為發明插秧機者塑立銅像


布袋和尚有一首有名的詩,曰: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描寫插秧的情境,淋漓盡緻。千餘年來,不論酷暑或嚴寒,風雨無阻,農人彎著腰把秧一株一株插入泥濘的水田中,無疑是一項煩重的勞動。現在鄉間已幾乎看 不到這種昔日風光了。為舒解這項農事作業,古今中外不知多少人投入插秧機器的研發,想創造出一種史無前例的裝置來解救農民的疾苦。早年在日本農業界流行一 句話﹕「為發明插秧機者塑立銅像」,可見大家對插秧機的殷切期待與渴望,也同時顯現其高度困難的一斑。

台灣於戰後有彰化人氏試作一種手拉 式鋏苗插秧機,有一台樣品機存放在台大農具陳列室,後來又集中到屏科大的農機博物館中,這是秧洗根後鋏植的設計。四十年代,先有台大金城系主任和黃國彥先 生(當時為助教)試作手拉型重力落下式插秧機及其配合用秧田取秧機;後來又有農業試驗所譚奇才技士創作插秧機獲得新型專利。這些插秧機的構思在原理上大多 與日本無數發明家一樣,一心一意要把人手慣行插植動作改用機械操作的想法,即田間取秧和插植兩項操作分別用機械來代替;惟兩者即使勉強可實用,而欲把兩者 聯合作業時就無法突破瓶頸。所以,真正可實用的插秧機出現前,有人戲稱﹕插秧機的研究已達九成的程度,不過僅剩的一成難度則比那九成還難。

在 日本,真正可實用的插秧機的創始人為關口正夫先生,他既非農機專家亦非農業界人。在他從事育秧和插秧機的研究以前,對水稻生理、施肥、土壤性質、插植法、 株數、秧數、插秧深度等是什麼都完全不懂的農業門外漢。只是在農業專家和農機專家的指點和協助下,竟然無意中找到創造插秧機實用化的方向;真是應驗了「無 心插柳柳成陰」的一句話。

戰後的日本,民生凋敝,為求穩定,必須設法稻米自給自足;只是增產稻米必須採用早植苗,而且秧苗要健康。在日本 寒冷氣候下提早育秧是件困難的事,很多專家因此苦思對策。當時農林省農事試驗場場長寺尾博士聽說長野縣農事試驗場有位松本順次技師,由養蠶的飼育箱得到靈 感,從事於水稻稚苗的保溫育秧法研究,於是他委託電力中央研究所的農電研究所,試著利用電熱加溫方式在小型溫室內培育稚苗,以便獲得早植苗。

關 口先生當時正服務於三晴工業會社的電氣課,有一次訪問農電研究所看到這項實驗。他自認該項實驗很適合他的領域,乃承攬該項機械的研發。關口先生完全摒棄慣 行成苗移植的作法,改採稚苗移植,終獲突破。首先,他完成一台可自動溫度控制的電熱育苗器,長1.5m、寬0.8m、高1.7m,可放置七層,每層四只盤 育苗盤。由於內部溫度保持均勻,終於成功培育出健康的稚苗,這是由田間育秧轉變為育苗盤育秧的先聲。此項電熱育苗器法後來獲得日本政府大力推薦,並開始在 全國推廣。台灣引進插秧機初期,也同時引進了該電熱育苗器,只是台灣氣溫高,早苗並非迫切性,並不十分成功。在日本經試驗結果:使用育苗器得早期健康稚 苗,每公頃可得十餘噸糙米的收穫量,創造日本全國第一的成績。受此鼓舞,關口先生乃決定自創東京電研製作所,繼續植苗方面的研究。

早期手推式插秧機

1960 年,寺尾場長多次訪問東京電研製作所。他建議關口研發以育苗盤稚苗為用的插秧機。關口得此想法後,開始多方的訪察,發現淺植確有利於增產,也同時有利於機 械的插植。為回應寺尾場長的要求,當年立即試作第一台落播式人力插秧機,翌年參加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的插秧機田間試驗。這台試作機後來為農林省收購留存,應 屬插秧機研發史上第一號插秧機。只是該插秧機雖面世,卻始終未能達到推廣階段。雖然如此,關口並未放棄其研發工作。寺尾場長於次年(1961)再度訪問關 口,建議關口將育苗盤苗育成像機關鎗子彈帶般,方便插秧機作移植。這種紙帶型秧苗直接避開慣行的田間取秧法,使插秧機的實用性大增。同年五月間,關口終於 完成一台雛型機。只是當時他創立的東京電研製作所發生財務困難,被農研工業會社合併,關口主導的研發工作很只好中斷。

此時對此事發展相當 關切的寺尾場長辭世,關口只好向農林省相關部門尋求支援,並得引見當時的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三浦保室長。三浦保為農機專家,聽完關口的說明後,初 以同情的口吻勸他不要鑽入插秧機研究的死胡同,以關口的背景他認為難度很高。但捱不過關口的堅持,三浦只好請教上司狩野部長,經兩人研究關口的設計圖,最 後的評估認為應有成功的可能性。於是請關口趕緊試作,準備翌春試驗。鑑於農研工業會社的經費拮据,只好利用該研究室的插秧機研究計畫剩餘經費進行試作;關 口同時申請新型專利。那一天是1961年12月6日,應是日本可實用插秧機誕生的最關鍵日子,試驗機終於在敲打中完成。翌年1月18日,兩人在研究所進行 田間試驗,大家都瞪大了眼珠,看它成功地把稚苗一株一株淺插植在泥田中,完全如符合當初預期!

這樣的結果大大地鼓舞這個新團隊的士氣,農 研工業會社乃加緊趕工,於1962年3月完成第一號雛型機,趕上參加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的公開田間比較試驗。最後成績是,其收穫量竟超出其他成苗用插秧機許 多,這反而使得研究所不敢發表試驗結果。農研工業會社開始大量生產50台示範推廣機,分發全國農事試驗場及篤實稻農家試用。

以上就是插秧 機正式問世的經緯。在這研發的過程中,可看出日本人做事態度的積極與爭取時效的態度。故事的主角是幹勁十足的關口正夫,還有具慧眼識英雄的寺尾博場長,最 後為提供技術與財務支援的農機專家三浦保室長,三者缺一均可能讓插插秧機之面世無疾而終!如果要立銅像的話,三人都應有份。

比立銅像還有 意義的是,後來農研工業會社正式量產該型插秧機而大發利市。這種手推式單行的機種當時稱為「環流牌農研號」。其他大廠亦相繼跟進,改用溫室育苗盤培育的稚 苗。不久,動力型插秧機也開始問世,逐漸淘汰手推式機種。各種廠牌如豆虎牌TA-2型、星牌HRP12型、井關牌P4A型、佐藤牌、野馬牌30-P型及 FY-2型、芝浦牌PRP-2型、大金牌DP-20型及PS-21型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3.2台灣插秧機械化之推廣

台 灣試用插秧機可朔至民國五十六年由農復會引進上述環流牌農研號手推式插秧機,在台北區農改場進行田間試驗及示範。初期試驗結果,機插者雖然穗數較少,但因 單位面積株數增加,穗重亦大,故產量較手插者高出許多,且工作效率也大為提高。初步成績頗令人滿意與興奮。為此,農復會除補助各地農業試驗改良場所加強示 範推廣外,同時鼓勵當時中國農機公司從事仿造,雖然這種仿造行為總是有失顏面。不過同一時期,台灣省農會看到商機,也一馬當先,專案進口一百多台到國內推 銷,並到各地示範表演,有一舉拿下插秧機的市場。這種手推式插秧機每株插槙的秧苗數較少,且為淺植,故插完後歪歪斜斜,好像長不活的樣子。這種情況看在一 些篤實的農民眼裡實在不是茲味。例如,新竹關西一位李姓農友竟然把機插後的水田又重新整平再改用傳統手插;其他農民則因有人代插而樂得清閒。但等到秋收驗 收成果時,機插田區反而明顯地較手插區豐收,這位篤實農家只能心裡自感懊惱。不過,大部份的農民瞭解機插的好處後,倒是不折不扣地率先接受插秧機了。



也 許技術不足,國內仿造的此型插秧機外型笨重,操作不易,未能大量推廣;但進口的單行手推式插秧機因需育成條播秧片,費時費工,加上手推費力,也沒辦法立即 推廣,反而很快地被撒播式育苗的兩行式動力插秧機取代。手推式插秧機如同美利牌耕耘機一般,曇花一現,扮演了插秧機械化過程中悲情的角色。中農公司未能順 利產銷插秧機,導致財務困難,只好解散;台灣省農會進口的那批插秧機也經過相當久的時間才勉強消化(不一定售完),從此再也不敢插手農機事業。

雖 然如此,經過第一波插秧機的示範與推廣,反而換起農民對動力插秧機的熱情與期望,使得日本的多種廠牌引進台灣,五年內就達到一千五百多台。當年日本製兩行 動力式插秧機確實好用,只是其價格高昂,有如一部汽車,頗令農民吃不消。農政官員為鼓勵國內廠商製造,只好另制補貼農民購置的政策。

起 初,業界反應冷淡,大部份採取觀望,尤其台日合作的農機大廠更冷嘲熱諷,認為插秧機結構太精密複雜,台灣絕無法自製。為鼓勵國產插秧機提早應市,只好採用 對國產品補貼農民購置的方式吸引廠商。六十三年,裕農農機公司謝元烈董事長首先發難,他在台中設廠,針對日本的機型仿製,生產兩行式動力插秧機。第一批二 十台,不久銷售一空。

為配合國產插秧機的推出,政府的配合措施也未嫌晚,凡是購置國產農機的農民均能獲得高達百分之五十的補助及貸款。政 府這一出手,進口插秧機立即大幅削價競銷,農機價格立降,農民終成贏家。插秧機的應用因而更為普及。六十四年起許多農機廠相繼投入市場,有如耕耘機市場的 翻版。當時之主要國產插秧機廠商除裕農外,計有﹕新台灣、中升、大地菱、中原、力達、永大、新力、九福、松齡等紛紛加入生產行列。進口插秧機則有﹕久保 田、井關、三菱、野馬等四廠牌,國產與進口品牌混戰一場。到六十五年時,兩行式國產插秧機一口氣達四千多台,而進口品則幾乎停擺了。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 代初期為國產插秧機成長的鑽石時段,每年生產量仍達五、六千台之譜。

可 惜好景不長,農民購置插秧機一如耕耘機般,大家都從事代插作業來增加收入。因此,大型化是唯一發展途徑。於是乎插秧機由兩行式擴大為四行、六行甚至農民歡 迎日本進口的七行以上的乘坐式插秧機。此時國產品已無法跟上時代需求,逐漸被淘汰出局。目前僅剩裕農牌四行式與六行式步行插秧機,年產不過五、六百台,奄 奄一息了。不幸地,國產插秧機工業也步耕耘機工業的軌跡走入夕陽產業,所有大型插秧機又歸入日本貨的版圖,令人扼腕。不過,由台灣推行插秧機械化的觀點而 論,一切順利,甚至由於水稻育苗中心的成功配套措施,使得台灣有效利用插秧機幾乎可稱舉世無雙呢!

3.3水稻育苗中心的成功

在各項稻作機械化中,以插秧機械化進展最為迅速,究其原因除插秧機本身的優越性能外,在台灣自行發展頗具成效的水稻育苗中心則功不可沒。固然,育苗中心的供苗系統與插秧機巧妙的搭配也非一蹴可及,經過多方面的模索和努力始具今日的規模。


由 於機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其育苗法、管理技術與傳統的秧田育苗截然不同,必須以一定規格的育苗盤(長58cm、寬28cm、高3cm)育成。育苗工作不僅 需要較高的技術,且需較多的投資,如籌建育苗作業室、購置播種一貫作業機、育苗盤等設施與器材,若由每一農家個別育苗既麻煩又不經濟。政府在推廣插秧機的 同時即積極補助與輔導農民設置水稻育苗中心,藉機械化一貫作業及秧苗集中管理,以大量育成健全秧苗並降低育苗成本。一般農民可直接向育苗中心購買秧苗,可 免除育苗之麻煩及減少設備器材的投資。




育苗中心計畫的推動可分三個階段﹕

  • 電 熱育苗室階段(民國五十八至五十九年)﹕五十六年由日本引進手推式插秧機,由於育苗方式不同,頓時難於適應,秧苗成活率低,尤其北部第一期作育苗時易受寒 害,需要保溫。雖然引進手推式插秧機的同時也引進電熱育苗器,不過每批培育秧苗量太少,緩不濟急。農復會補助計劃項下,乃於五十八年由台大農工系甘俊二教 授並得台北區農改場羅東分場李祿豐技士的協助,在宜蘭縣三星鄉建造第一座電熱育苗室。此項育苗試驗雖然成功,惟耗電及加熱效果不佳等原因,乃改為蒸汽加 溫。
  • 蒸汽加溫育苗室階段(五十九至六十一年)﹕五十九年為配合省農會進口100多台手推式插秧機,農復會又補助各地建造蒸汽保溫育苗室 18座,每座以供應30公頃稻田之秧苗為原則,成效顯著。六十年農復會繼續補助興建保溫育苗室7座,六十一年再補助10座,每座仍以供秧30公頃稻田,並 以動力插秧機用的秧苗為主。以上計畫仍由台大甘教授主持,六十年聘雇張森富先生(現為台大生機系教授)為研究助理協助工作。
  • 專業化育苗中心設置階段(六十二年迄今)﹕六十二年為因應動力插秧機迅速成長及育苗設備與技術的快速進步,乃改輔導設置大型專業化育苗中心,每處每期作供苗水稻面積以一百公頃以上為原則。至七十五年時,台灣各地已設置1,145處,分布於二百多鄉鎮市。

就 以育苗中心每期作供苗能量而言,七十五年第一期作供苗量在100公頃以下者234處,佔27.8%(調查總處數為843處),100-200公頃者342 處,佔40.6%,200-300公頃者130處,佔15.4%,300-400公頃者61處,佔7.2%,400-600公頃者63處,佔7.5%, 600公頃以上者13處,佔1.5%。

育苗中心不僅可節省大量人工、減低成本,也有利於優良稻種之更新。原按台灣雙期作稻田面積約36萬 公頃規劃,而以每200公頃設一處為目標,則全國共需育苗中心1,785處。若每處育苗中心供苗一百公頃,則其所需設備為60坪作業室、育苗盤8,000 個、一貫播種作業機械一套、塑膠布和紗網34捲、噴藥設施、灌溉設備、浸選種池等所需費用約為80-100萬元,其中政府每處補助12萬元,其餘均由經營 農民自籌。為協助農民自籌經費,六十九年經濟部農業機械化基金保管運用委員會同意提供低利貸款,每處35萬元。七十年該基金會又同意對已設中心可追加貸 款,最高額度為25萬元。在各項政府政策推動下,育苗中心事業蓬勃發展了。

3.4「榖殼育苗」化腐朽為神奇

推 廣插秧機初期,一般農民盛行自己育苗,即使耕種一公頃的小農也不例外,惟自行育苗者失敗率頗高,且所花人工費不貲,乃隨著專業化水稻育苗中心蓬勃發展,也 克服各種經營、管理、技術性問題,目前即使五公頃以上的大農自行育苗者已不復多見。不過,育苗中心每期作均需大量床土,而土壤來源有限,大規模取土不易是 新面臨的難題。

當時除育苗中心嚴重缺土問題外,還有一些大難題待解決,如隨著液化瓦斯的普及化,原來把榖殼作為大眾燃料的習慣丕變,碾米廠所產生的大量榖殼成為廢棄物,難於處理的頭疼問題。故在農機研究項目下,台中區農改場梁榮良股長等人,從事榖殼碳化再利用的研究而遭遇瓶頸大傷腦筋。

為檢討農機研究計畫的進展,全國農機研究有關人員,每年舉行一、二次研討會。六十七年上述兩項問題被提出來研討時,彭技正提出使用榖殼代替部分土壤的方案,經台南區農改場梁連勝股長進行田間試驗,得到苗床土內摻入三分之一以上之榖殼,可以獲得良好的秧苗。

六 十八年第一期作,台南區農改場委託朴子邱德旺君擴大進行田間試驗,邱君已有試用育苗墊的經驗,起初邱君先試用純榖殼育苗,但因榖殼發酵過程中會暴發攝氏 100度的高溫而作罷。邱君後來採用榖殼混合土壤的育苗試驗,結果確定使用砂壤土(砂土、粘土各半)來混合粉碎榖殼各半(容積比),其結果最為理想。

綜合榖殼摻土育苗的優點列舉如下﹕
  • 保溫及供肥﹕榖殼經粉碎後遇水則很容易發酵分解,發酵開始時所產生溫度較低,約經一整天後發酵漸趨強烈,溫度增高提供了稻種發芽所需的適當溫度。約經五天發酵漸趨緩和,一週後發酵完成釋放氮、磷肥分可供幼苗所需。
  • 苗 根發育良好﹕早年農業社會的人們每到冬天在硬梆梆的木板床上舖一層稻草,人們睡在乾草上宛如現代人睡在厚厚的墊被上感到舒適。榖殼育苗時其稻種就像人睡在 稻草上既溫暖又舒適,根部施展繁密而健康,當然秧苗發育良好。反之,純土育苗就像稻種睡在冰冷的硬木板上,根部捲曲不敢伸展,尤其第一期作時,若溫度低於 攝氏十五度則苗根停止成長,甚至易得立枯病。
  • 盤苗重適當﹕純土育苗每盤重為6kg半,榖殼摻土育苗為5kg,減輕四分之一以上,如以十噸卡車運輸秧苗為例,純土苗可運1,600盤左右,其運費若為八千元則每盤運費五元;而榖殼苗則可運2,000盤,每盤4元。
  • 適於捲苗﹕純土苗即使在良好天氣下,於排水後十二小時始可捲苗,太乾則苗片易折斷,太濕則於載運中苗片變型。榖殼苗則排水後可立即捲苗,如太濕於捲苗後會自然排除過多水分而達到乾濕合適的程度。
  • 有利於搬運作業﹕純土苗因較重而乾濕又不易控制,如長途運輸時不但運輸量較少且堆積在下層者很容易變形,如原為28公分寬的秧片變成29公分,就無法放進插秧機的置苗床內,若勉強塞進則造成苗片滑行不順暢而易導致嚴重缺株等問題。反之,榖殼育苗則完全無上述缺點。

綜 合言之,利用榖殼育苗具有保溫的效果而減少立枯病的發生。又稻殼育成之秧片,苗根生長旺盛,重量較輕有利於運輸,且耐長途搬運,又適於雨中插秧作業。經兩 三年由農復會補助農林廳輔導各區改良場示範推廣下,目前所有育苗中心均已採用此項技術。此項技術不但解決了育苗中心缺土問題,同時也舒解了碾米廠處理榖殼 廢棄難題。過去碾米廠需雇工尚且找不到地點廢棄的榖殼,現在行情看俏,每公斤售價大約1.8元(粉碎榖殼)。

3.5「南秧北調」育苗中心錦上添花

在 育苗中心的作業系統中,值得另外一提的就是「南秧北調」模式的建立。台灣北部地區因受氣候條件、雇工困難及工資高昂等因素之影響,農民設置育苗中心之意願 不高,已設立者的經營規模亦不大,而中南部育苗條件較好,育苗成本較低,因此產生「南秧北調」之構思。尤其,榖殼育苗技術成功後,中山高速公路剛好開始通 行,致使長途運送秧苗成為可行。為此,農復(發)會補助農林廳積極輔導各地辦理南秧北調工作。

由中南部育苗中心與北部農民訂立供秧契約, 必要時搭配大型插秧機適時運秧至北部代插。如六十九至七十一年度在農發會補助計畫項下分別調配約21萬、58萬及71萬盤秧苗,供應了1,006公頃、 2,754公頃及3,379公頃的稻田用,其成長快速。此項供秧方式很快被大眾接受,即使政府補助計畫結束後,不但按原來契約方式進行,且更為擴大規模, 參加育苗中心數也大增而每處因供苗期加長使得每期作育苗數量也提高了。

4. Development of Rice Harvesting Machines

4. 水稻收穫機械化之進展



灣水稻收穫方式,自古就與溫帶的日本不同。日本人割下水稻後捆綁成束,懸掛在竹竿上,在秋高氣爽的天候下靜候稻榖後熟乾燥。然後以固定式的動力脫榖機(聯 合收穫機未問世前)脫粒。台灣農民則不可能如此逍遙,第一期稻作收穫後緊跟著是第二期作的整地、插秧,即使第二期作收穫後也跟著裏作,幾乎整年忙碌不休。 所以,台灣的慣行法是割下水稻後即刻脫榖,早年使用摔桶,稍後利用腳踏式脫榖機,脫榖者拉著脫榖機跟隨割稻進展在稻田裏移動。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進展,台灣始終未引進日本的動力捆束割稻機,只是自五十年代起,有人先把腳踏式脫榖機配備三、五馬力的汽油引擎改成動力脫榖機,不過與日本 的型式完全不同。此類簡易動力脫榖機至六十年代曾推廣達五萬台之多。後來,新台灣農機公司以及多家小廠正式生產選別式動力脫榖機。此種脫榖機具備振動篩選 網,可在田間去除雜物以初選榖粒。當時政府予以補助推廣,至六十六年時已推廣達一萬台之譜。動力脫榖機製造廠牌先後有﹕台農、飯田、協勝、霸王、金龍、大 玉、興農、永盛、永發、壽豐、三英、建嘉、永興等十三家。五十九年起,開始推廣聯合收穫機後,以上兩型動力脫榖機逐漸減少至七十年代就自台灣農村消聲匿跡 了。
綜合言之,台灣稻作機械化幾乎完全跟著日本模式發展,只有收穫方面,台灣未經割取機械化即未用動力捆束割稻機的過程而直接進入採用聯合收穫機的階段。

4.1水稻聯合收穫機之引進

聯 合收穫機的鼻祖為美國的McCormick父子,十九世紀中葉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發展成功,當時是用馬匹拖拉的機械。McCormick是美北人,因戰爭 人力缺乏,小麥成熟期無人收成,剛好收穫機械出現解了圍,美北的糧食確保無虞,所以當時的美國林肯總統說McCormick救了美國。當然 McCormick的財源滾滾,創立的公司就是現在的萬國農機公司(INTERNATIONAL HARVESTERCO.)的前身。

所 謂聯合收穫機(COMBINED HARVESTER簡稱COMBINE)即把割取部和脫榖部兩者的結合,也可加上選別部的聯合作業機械。日本研發成功的 聯合收穫機與歐美型略有不同。前者稱為自脫型聯合收穫機,即把日本習用的自動脫榖機配上動力割稻機的結構,而後者被稱為直流式聯合收穫機或稱普通型聯合收 穫機。兩者最大的區別除大小顯著不同外,功能上普通型把稻麥割取後全部投入脫榖部內處理,致使稻麥桿被打碎而榖粒損失較大,而自脫型則僅僅把割下稻束的稻 穗部分放進脫榖筒內脫榖,稻草可整齊排出,榖粒損失較小。普通型可用於稻麥豆類及玉米(加裝附件)收穫,而自脫型則僅可用於稻麥收穫。

早 期台灣自日本引進自脫型聯合收穫機時,少數業者自作聰明,大事宣揚為綜合收穫機,因當時台灣推行水稻綜合栽培甚獲成效,基於生意宣傳的考量,好像綜合比聯 合響亮些。由專業或政府的立場自然希望用語名詞要統一較妥。後來決定選擇「聯合」而不用綜合。理由是既然英文叫做COMBINE,如二次大戰時,日本有名 的聯合艦隊叫做COMBINED FLEET,聯合行動就叫COMBINED ACTION,故顧名思義COMBINED HARVESTER應譯成「聯 合收穫機」;如用「綜合收穫機」則英文應為INTEGRATED HARVESTER,那麼「綜合」就應叫INTERGRATE才對。

起 初自日本引進的聯合收穫機並非一帆風順,最大的問題出在耐久性不足。台灣農民購買昂貴收穫機不可能像日本農人那樣斯斯文文以自耕為滿足,大部份仍以代收穫 來賺取利潤,一如其他農機一般。因此,最先遭遇的是行走履帶斷裂的問題。往往遇到斷裂後,整個機體在水稻田中動彈不得,不但影響工作效率,而且耽誤農時。 業者只能以空運修復零件來台應急,十分不便。為此仍要求製造廠加強結構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日本農機廠也不堪其擾,因此每年派技術人員來台觀察農機性能與耐 久性問題,尤其開發新型產品問世前,都先送到台灣來,事先經過嚴格考驗其耐久性,儼然台灣成為日本新型農機的考驗場,至今未間斷。

初期進 口之日本聯合收穫機除不耐用外,功能上亦不甚理想。例如,自脫型為自動脫榖機配上割稻部,割稻部可割兩行而脫榖機則裝備在其右後方,致使聯合收穫機下水田 前,需將田坵周邊先以手割兩三行水稻,才有足夠空地讓機械下田。此種嚴重缺陷後來立即改為所謂「全面割」的方式,將割取部完全放在脫榖機前方。

初 期引進台灣的日本聯合收穫機廠牌有﹕井關、久保田、三菱、野馬、大島、黃金等,大都是割寬九十公分以下的兩行(機插)三行(手插)小型機。為宣傳及鼓勵農 民採用機割,農復會補助農林廳辦理「水稻聯合收穫機調配代收計畫」,自六十二年起連續執行三年,由南部集中調配民間聯合收穫機辦理代收穫工作。可惜早期所 引進之機型適應性較差,不適於秈稻、倒伏稻以及雨後或朝露水稻之收穫等缺點,故初期推廣數量並不多,至六十四年國產聯合收穫機未問世前,進口機數量在六年 期間累計台數尚不足兩千台。

4.2國產聯合收穫機曇花一現

聯 合收穫機在所有農機中,其構造最為複雜,造價也最昂貴,農民負擔奇重。政府為促使聯合收穫機降低售價,只能積極鼓勵國產品上市。六十三年起,首先有國際農 機公司(華農牌)開發試銷,緊接著台灣農工企業公司(台企牌)及大明機械公司(大明牌)相繼投入生產。可惜這三家均非農機專業工廠,其產品性能無法達到田 間作業要求,最初三年三家總產銷量僅九十台而已。不過由於國產品的上市,進口日本聯合收穫機立即削價競銷,同時期進口貨數量猛增近兩千台之多,真是失之東 隅收之桑榆。

然而為保護國產收穫機工業幼苗免於夭折,政府也努力各方面的配套措施,並管制進口割寬九十公分以下的小型機進口,即國內尚未 具有生產較大型部份,亦採取限量進口措施。受此鼓舞,國內較大的農機專業工廠,例如新台灣和野興亦於六十七年起相繼投入聯合收穫機產銷之行列。這兩家都是 與日本農機大廠,即與久保田與野馬公司技術合作或合資,故製造的產品性能優良,其銷售氣勢大增。雖然其中不乏進口零件組裝者。六十八年時,國產機型年產銷 量一度高達兩千台,遠超過進口貨的一千多台。

只可惜好景維持不過四年,七十年起,日本製大型機入侵,且大受農民歡迎。大型機不僅工作效率 高,且操作趨向自動化並以油壓控制,具操作省力之優點,深合專業性代收穫農民的喜愛,其歷年銷售量始終維持在一兩千台之譜。反之,國產品之研發則裹足不 前,未朝大型機發展,其產銷量每況愈下。七十一年後,每年僅產銷兩三百台,至七十六年左右就壽終正寢,完全退出市場。雖然,當年農政單位曾鼓勵新台灣和野 興兩家大廠開發大型機來因應市場需求,經濟部工業局甚至將聯合收穫機列入策略性產品之一,只是所需投資費用龐大,政府實質支援有限,加上兩廠的日方投資夥 伴亦不願投入太多,一切努力終化成泡影。國產聯合收穫機僅是曇花一現,是國產農機推廣中壽命最短的一機種。

由水稻收穫機械化的觀點而論, 總體目標倒是成功達陣。現在每逢水稻收穫期,在廣大黃色大地上僅看到大型聯合收穫機點綴其間,幾乎看不到彎著腰割稻的人影了。有此成績農機固然應居首功, 而早年政府所採取的配合措施亦功不可沒。例如早期聯合收穫機性能較差,對於割取倒伏稻常有加困難。培育不易倒伏的稻種成為重要課題。五十年代以前,水稻育 種以高產、耐肥、抗病蟲害、耐旱加上米質等為主要考量因素;新品種能否被政府農政單位接受,則須經作物生理、肥料、病蟲害、農化等專家組成的命名小組審查 通過命名後始獲准予以推廣。進入五十年代以後,該命名小組成員增加農機專家一人參與審查。據此可以在命名過程中融入農機人員的觀點。因此水稻品種之抗倒伏 性、稻桿高度、稻穗整齊度等特性成為主要考量。事實上,爾後易倒伏新品種無一通過命名,而不易倒伏新品種透過水稻育苗中心推廣,很快地擴散,有利於機械收 穫作業。簡言之,育種專家的配合以補足機械功能的不足,達到完美的效果。

4.3華農牌聯合收穫機驟起驟落

儘 管國產聯合收穫機工業曇花一現,惟對促進稻作收穫機械化的貢獻卻不容忽視。換言之,如無國產品的出現與競爭,進口貨不會輕易削價競銷,也不會加緊開發大型 機來壓制國產品。國產品中,尤其最初應市的三家產品扮演了此項產品的觸媒作用,一如國產插秧機開發階段的裕農牌插秧機一般,發揮了促使農機大廠稍後跟進投 入此項機種產銷的領域。


在水稻收穫機方面,華農牌聯合收穫機宛如農機敢死隊,在毫無事先預警情況下,突然出現。六十三年間詹孝德先生夥同 三兩好友集資成立成立國際農機公司,專門研製水稻聯合收穫機。這一夥並非農機人,卻能充分露出冒險犯難的台灣人精神,外行人作外行事,最後也可能成為內 行。無論如何,其試製品雖不像成熟的日本進口商品,總算五贓俱全,功能上無多大問題,算是達到堪用的程度。後來該機亦通過性能測定准予列入補助與低利貸款 機型。只是華農牌前後經過四、五年總共僅產銷七十多台。六十八年夏季就結束營業而被淘汰出局。至少,這代表台灣農機界的另一種幹勁吧。

4.4台企牌聯合收穫機與黃氏兄弟

幾乎與華農牌同時期,另有台企牌和大明牌聯合收穫機的問世。



話 說六十年代為農業機械化起飛階段,當時省主席謝東閔先生認為省府所屬的台灣農工企業公司亦應貢獻一分心力,也許也有分一杯羹的想法。該公司嘉義廠規模不 小,工程人員眾多,雖是承上級指示,其規模應足以投入開發水稻聯合收穫機的行列。開始時,他們決定自行設計,不願完全仿造日本貨。這種想法有時會犯上自大 症。許多外行的一般機械工程師常犯輕視農機的毛病,以為一般機器可以搞定,農機亦可三兩下子解決。有些人則一生翼望能由農機的發明而一舉成名,從此名利雙 收,但是你若能想及購買力薄弱的農民,這種賺大錢的想法往往會落空。

話說彰化縣一個村子裡當時有一對黃氏兄弟,非常熱衷於機械鑽研。弟弟 黃金標先生約三十多歲,一副鄉下老實人的模樣,自國小畢業後幫家裏農作外,一直對機械有興趣,雖沒受過正規訓練,但其對發明幾已達狂熱的地步。他在家鄉看 到日本舊型聯合收穫機使用起來不盡理想,乃利用原有骨架與哥哥在家拼湊一台聯合收穫機,經過一段時間修修改改居然大功告成。有一段趣事是:等到機器敲打完 成要開出試驗時才發覺大門太窄,機械無法駛出,苦思無策只好破牆而出。他們兄弟如此無師自通地開發了這一台全割型聯合收穫機,其時間幾乎與日本新機型同 步,一時轟動農機界;只是他們將成果視為至寶,吝於展示於人。最後找來電視台記者,親自作示範表演,成為當時的大新聞。當時彭技正為經濟部農業機械化推行 小組執行秘書,發現有此新產品可供農業界使用,也如獲至寶。於是積極推介給當時工業局局長韋永寧,並報請獎勵。是時,工業局已將聯合收穫機列入策略性產品 之一,有此國內新產品問世更覺喜事一椿,乃決定頒發黃氏兄弟二十萬元的獎金俾利其繼續研發;當年的二十萬元對此對年輕兄弟而言算是一大激勵。其後正好台企 公司有意開發聯合收穫機的產品,經彭技正從中介紹,兩方一拍即合。

嚴格而言,黃氏兄弟研發的機型只能算是雛形機或試驗機,尚未達商品機階 段。其功能或許可以使用,但距離商品化尚有一段距離,這點也是一般人忽略的地方。要成為商品化機,事實上尚需經過工程設計的步驟與評估,期能在不影響功能 的情形下,綜合考量製造成本、加工材質、操作便利性與售後維修的服務問題,而機器的耐久性也是重要的因素。換言之,商品化階段仍需要藉助正規工程訓練的機 械工程師才能成事。當時彭技正認為台企公司有工程人才,與黃氏兄弟合作,應有成功的希望。

不過,很不幸地,這種希望卻很快以失望收場。據 彭技正回憶說:台企與黃氏雙方合作後不久,有一天他出差嘉義,順道訪問台企公司嘉義廠。才發覺原來台企廠以前的主要客戶為公賣局、鐵路局、公路局、台糖公 司等公家單位,主要承包各項機械工程。其性質只是比一般鐵工廠規模較大而已,也無所謂的正規工程師。公司的工作性質與經濟部所屬台灣機械公司一樣,本身並 無固定產品。因此,由上級授命製造聯合收穫機,對他們而言是破天荒的一遭。當時黃金標君,以國小的學歷被聘雇為負責開發聯合收穫機的工程師,只好以學徒方 式土法煉鋼。他將其拼揍的那台雛形機的零件拆解,也沒有工程圖,就依各零件之尺寸打造二十台份,然後就這樣地量產起來,所謂正規的工程設計這一關完全跳過 去了。

一台雛形機修修補補或許尚可發揮其功能,惟二十台則應屬試作量產,就應按部就班,按工程程序執行,不能仍採取修修補補、敲敲打打的 方式。彭技正一看,當場傻眼,心中暗叫不好,卻也無可奈何。這批二十台收穫機完成後,毛病百出,雖然勉強通過性能測定,但出售給農民的售後服務變成一大問 題,最後一台也沒賣出,不得已乃商請教育廳出面收購,贈送全省農校做為學生實習用收場。

為收拾殘局,該廠還是回歸仿造一途,引進日本收穫 機另行開發一型,總算發展成功。不過總共也不過產銷兩百多台,而其中六十台還是出售給糧食局做為國軍助割之用。阿兵哥們使用這樣的農機也怪辛苦的了。無論 如何,從積極的意義來看,由於該廠的積極投入而鼓起了台灣聯合收穫機工業的興起,功不可沒。

4.5大明牌聯合收穫機的掙扎

民國五、六十年代,世界性能源危機威脅各國經濟發展,尤其傳統工業遭受慘痛打擊。大明機械公司就是一例。當時大明董事長吳聯星,經營紡織機械製造業二十多年一帆風順,處於龍頭地位。只因全球性的不景氣,幾乎讓其原有基業付諸東流,只好求變,期能從中脫困。

大 明公司全盛期員工曾多達千餘人(包括彰化高工建教合作三、四百學生),經緊縮後仍有四、五百人,工程人員陣容堅強,為首的總工程師由逢甲學院的徐佳明教授 兼任。徐教授為留學西德的機械學博士,對機械製造相當內行,只是憑其響叮噹的博士學位仍然無法令紡織機械起死回生。為求公司轉型,大明有意選擇正熱的農機 切入。彭技正當時見獵心喜,心想竟然有這樣的大廠要垂憐農機,天那!這不是農機這一行業該復興了嗎?彭技正於是就出一道比較熱門的題目--開發構造複雜而 剛萌芽的水稻聯合收穫機。

事隔多年,據彭技正回憶:「我後來才猜測到當年吳董來訪的意圖,也許開發農機只是表面的目的,取得融資舒困才是 真。當時因我的建議,他們以此研提計畫向台灣銀行獲取巨額融資舒困或優待暫緩還款的策略。當年他們如何申貸我是一無所悉,只知該公司好像因此獲得舒困而渡 過難關。」當時政府為鼓勵該公司研製聯合收穫機,總共補助他們五百萬元,條件是在三個月內完成三台樣品機。這種不可能的任務想不到他們也答應了。為圖生存 而掙扎的大明公司於是夙夜匪懈,終能如期交差。可惜應驗了台語「呷緊弄破碗」一句話,事後證明是失敗了,因為看到機械卻無法看到它順利運作。當時的孫運璿 部長訪察該公司並看了新機的運作,曾語重心長地勉勵吳董事長要努力克服困難,因為難關仍在眼前。

吳董獲得舒困後,幹勁十足,開始傾全力投 入聯合收穫機之開發。他向日本購進一台大島牌聯合收穫機為樣本機進行仿製。前前後後奮鬥了四、五年,並認真從事此項機械之產銷。為協助該公司解決農機之製 造與設計問題,當時彭技正還特別引介吳漢筠君出任該公司副總工程師,以壯大農機人員陣容。在開發新市場方面,該公司也配合政府政策嘗試改良聯合收穫機兼用 於高粱的收穫,並遠赴金門示範。當時上下一心,徐總工程師還帶病親自下田操作,令人印象深刻。只可惜農機的草根性與紡織機製造技術的背景仍有相當的距離; 農機的地域性及銷售也有別於一般機械的型式。雖經種種努力,仍然無法生產品質良好的機械,更遑論打開市場了。無奈,至六十九初,大明公司因財務困難而結束 農機業務,前後僅產銷一百多台而已。

大明公司後來因積欠銀行債務而被追討,應該是農機這塊浮木太小太難無法讓它起死回生吧。不過,聽說大 明公司苦盡甘來,兩三年後(七十六年)台灣不動產全面大漲,大明公司處分部分房地產就足夠償還台銀貸款,算是圓滿的結局。現在座格於彰化的建國工專校已改 制為大學,聽說是中部最賺錢的學校,而當年的總工程師徐佳銘經歷工研院機械所所長後又擔任該校校長,而當年該校的董事長吳聯星先生在於何處,則已不可考。 滄海桑田,人事如棋局,農機則隨著時代的演變,也逐漸沒落了。

5. Rice Drying and Storage

5.稻榖乾燥機械化之發展





台 灣本島面積不大,惟北部與中南部的氣候相異甚大。例如,北部第二期稻作收穫期常逢雨季,而中南部則第一期稻作收穫期為梅雨期;不論南北,每逢雨季往往連日 陰雨,稻榖收穫後,農民多血本無歸。尤其民國五十年代中南部五、六月的收割期,連續數年梅雨,至六十年代初的宜蘭地區,其十、十一月的收割期,亦連續幾年 陰雨,稻農連續遭受嚴重損失。因為當時農業為多數人唯一的經濟來源,梅雨後稻米發芽使得農民生計面臨問題,不但所得低,甚至根本無法生活,農民怨聲載道。

就 技術的觀點而言當時大部份的稻農都將稻穀曝晒於馬路上,利用日光能進行乾燥,此舉雖可以節省能源,但所需耗費的勞力也甚多,殊不經濟。農民必須時常在烈日 下進行翻動,相當辛苦。在收穫季節,由於大量收穫的稻穀必須乾燥,故農民除在天井中曝曬外,多利用道路用地,除妨礙交通外,稻米中的雜質也增多,甚至含有 雞鴨的糞便,使白米中多含小石子及其他雜質,品質因而降低。

為解決此項問題,行政院於六十四年十一月七日核定「加速推廣稻榖乾燥機計 畫」,預定於四年內推廣大型乾燥機45座、中型乾燥機580台、小型(箱式及循環式)17,700台,以解決上述稻穀的乾燥問題。因此,台灣推行乾燥機械 化的早期目的為搶救稻榖收穫後的不易乾燥所產生之發芽損失問題,後來逐漸發展成大型乾燥中心的成立,才蛻變為省工、省力、省時外,又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 米質的機械化、自動化的局面。

5.1 小型稻穀乾燥機

事 實上,四十年代即有台大農工系高阪知武教授率先研製雨季搶救性的簡易乾燥設備,並在宜蘭地區試行推廣。當年電氣化尚未普及,鼓風機亦有採用腳踏方式者,熱 源則利用當時已普及的煤球,十足的克難辦法。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簡直像小孩子玩家家酒。由此也可見早年對收穫的稻穀乾燥有基本的需求。



後 來,農復會馬逢周技正自美國引進移動式中型乾燥機兩機型試用,惟因機體龐大、使用成本太高等因素而未能被接受。直到五十四年,中國農機公司推出的焦炭爐小 型箱式乾燥機,亦在宜蘭地區試推廣,惜因操作彈性不佳,其推廣數量很少,最後也無疾而終。五十五年,台中霧峰的三久公司推出全國第一台燃油式小型箱式乾燥 機,其構造簡單但售價卻高達三萬餘元,農民根本無力購買。若不是遇上連日梅雨、稻穀發芽的情形,根本不可能購買,因此銷路極為有限。後來只有小型加工廠買 去烘乾火柴棒、箸、木珠、瓜子、菜乾、龍眼乾、花生而已。

在學術研究方面,農復會以計畫的方式補助農業試驗所鄔清標主任研製小型循環式乾 燥機。這台不到一噸的循環乾燥機研製成功後,技術移轉給當時的國華電業公司量產,後來成為聯合牌乾燥機上市。六十三年起,政府對國產機種擬有補助措施,凡 是農民購置國產稻榖乾燥機,不但可獲比例上的補助外,可以取得全額低利貸款。在此政策之激勵下,乾燥機在兩年內數量大增加約一千五百多台,其中循環式約兩 百台,進口品則僅有箱式五百台及少數循環式乾燥機,幾乎是國產品獨佔的局面。



乾 燥機如同其他農機,由政府示範推廣採補助及低利貸款措施起,立即有眾多廠家參與競爭,早期除聯合牌外,尚有﹕三久、順光、嘉林、力霸、台企、富全、中原、 榮順(豐年牌)、永安、豐源(正豐牌)、東本、富國、和榮、雙田、世昌(太陽牌)等,後期又有大發與承接世昌的三升等加入市場競爭。另外,有太能工業和東 茂電機公司則研發太陽能乾燥機並朝多用途方面發展最具特色。當年太陽能乾燥機推廣了三百多台,也有部分廠家產銷菸葉乾燥機曾達四千多台之譜。

經 濟部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為提升上述國產乾燥機工廠之技術與管理層次,曾舉辦一次乾燥機廠相互觀摩檢討會。小組租用一部遊覽車由北往南,邀請業界負責人親身 參加,訪察各廠,互相交流交換心得。當年各廠規模甚小、設備簡陋、管理散漫、工人肆無忌憚在材料上游走,鋼板表面鞋印累累,髒亂情形不忍卒睹。就以稍具規 模的三久公司為例,早期廠房乃利用霧峰街道上的平房店面拼湊而成,廠內陰暗,工作環境簡陋。當時互相觀摩檢討後,獲得的初步共識即為提升業界產業層次,除 需加強研發與改良產品外,首先宜改善工作環境與加強管理,工具歸位、原料與零組件保持乾淨更不能生銹等。為有效提昇廠商水準,乾燥機除須經政府性能測定合 格外,並要求工廠推行品質管理制度,且需於六十八年獲得經濟部核定「品管乙等」以上的廠商,才可以適用政府補助款與剩餘款全額低利貸款的對象。

5.2乾燥機工廠百家齊鳴

上 述近二十家乾燥機工廠,其產品都集中在國內市場,相互間競爭激烈,至六十年代末期幾乎都被淘汰出局,目前除大發、豐源等兩三家為因應外銷偶而少量不定期生 產外,僅剩三久與三升兩家為國內乾燥機主力廠。這兩家都擁有新式廠房、自動化設備及現代化管理,早已超出早年觀摩會所得的共識層次了。

由 於循環式乾燥機乾燥效率高,乾燥量大,後來逐漸取代箱型乾燥機;而大型乾燥機也逐漸逐代小型機。因此,循環式乾燥機由1.8噸逐漸增大為3.2、4.8、 6、10、12噸型機,甚至發展到20乃至30噸的龐然大物了。箱型乾燥機初上市的價格每台約三萬二千元,以今日的技術看來當初的利潤實在豐厚,無怪當初 多少廠家湧入這個市場。雖然後來競爭的結果,價格逐年降至一萬八千元左右,這種機種仍然使廠商趨之若鶩。當時縣市政府經費充裕,因此每台農民尚可得到六、 七千元的補助,農民的購買壓力仍然算輕。循環式乾燥機的價格差別較大,但容量3.2噸者每台都在七萬至八萬元之譜,政府的補助則每台在13,000元至 30,000元之間,約為總價之二、三成,其餘亦可向銀行低利貸款。

早期的乾燥機廠牌中,順光一心號佔有率最高,其次為三久,聯合則居第 三。現在的三升當時仍然未見影子。後來順光及聯合退出市場,三升則由原來的世昌改名開始在市場中崌起。這兩家主力廠後來雖然享受了幾年大型化帶來的好榮 景,惟農地漸轉為建地與休耕、轉作其他經濟作物,乾燥中心之設置如同小型機之推廣均已趨飽和,兩公司開始陷入苦撐的局面。幸好,這兩家公司一直努力打開外 銷市場,包括中國大陸(三久在上海設廠多年)及東南亞各國都可看到國產乾燥機的影子,其中三久公司產品更外銷至日本、俄羅斯、中南美、中東、印度、非洲等 地區。在國產農機工業的範疇裏,除動力噴霧機、中耕管理機外,榖物乾燥機算是最爭氣的一機種吧!這些機種不但在國內甚至在國外都可與日本農機競爭,毫不遜 色。由此可見,只要業者有幹勁、重視研究開發,農機行業還是有前途的。

乾燥機工業的成長促成台灣稻榖乾燥中心發展的功不可沒。乾燥中心不 但是機械化甚至已朝向自動化發展。全國除各鄉鎮農會普設乾燥中心外,自從七十二年四月政府開放糧食自由買賣,不再有糧區管制之後,已有幾百家民間糧商亦設 置乾燥中心,其規模比農會乾燥中心更大型者比比皆是,使得稻農委託代割者把剛收穫之溼榖直接運送至乾燥中心,乾燥機械化不再是搶救雨中稻榖問題而是徹底解 決稻農收穫後處理稻榖時的勞力不足的法寶了。另一方面,由於機械乾燥的稻榖與地面隔離,故不會有小石礫摻入稻榖中,加上碾米技術的提升,現代人再也不會像 老一輩國人或如大陸和東南亞人民,嚐到含沙礫米飯的滋味了。此外,因米商大多生產小包裝米,為保持米的新鮮度及潔白度,稻穀在收割後,必須在十小時內進行 乾燥,以保持米質的新鮮度,若遇上梅雨無法如期乾燥,米質會變黃變黑,會產生黃麴毒素,食用後會有致癌的危險,嚴重影響人體健康。政府推廣乾燥機最具體的 成效如八十六年五、六月間的梅雨期,幸好全省都已發展完善的機械乾燥系統,全省的稻作只有極少數在田裡無法收割的發芽稻穀外,其他都能完全搶救成功,否則 在民意高漲的九十年代,政府機關可能無法逃過民意代表的連連噠伐聲了。

5.3「加速推廣稻榖乾燥機計畫」之執行

如 上述,政府於六十四年底宣布「加速推廣稻榖乾燥機四年計畫」,其主要目的為雨中搶救稻榖,以減少農民的損失。故計畫中特別強調大型乾燥機(即後來的乾燥中 心)45座及中型乾燥機580台。尤其,中型乾燥機採移動式,必要時可南北調配的構思,為該計畫的首要部分。該型機為台大陳貽倫教授自日本金子農機會社引 進並加以改良成功者。其原理為採薄層稻榖浮動乾燥方式,即把薄層溼榖飄浮經過熱風道迅速降低超溼稻榖至含水率18%左右,俾利暫時保存靜候天氣轉晴再日曬 或經小型乾燥機慢慢乾燥至13%的設計。該機裝配於兩噸小卡車上,如第二期稻作在北部逢雨季,即可調配中南部的中型乾燥機北上支援搶救稻榖。

此 項浮動層乾燥機的構思,最初在經濟部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計畫下,補助陳教授自日本引進一台,並委託台北縣土城的順光公司改裝,並協助試驗。改裝期間順光公 司林耕嶺董事長建議將該乾燥機由原來曳引機帶動者改為裝載於卡車上,則如救火車般可隨時調配。因此,研提加速推廣稻榖乾燥機計畫時,把此項搶救型乾燥機納 入計畫內。

該計畫下,原擬在西部主要稻作兩百鄉鎮農會,每農會補助購置兩三台乾燥機,以580台為全程推廣目標。立意雖好,可惜當時研提 計畫時未深入市場調查,結果總共只推廣了108台就結束了,這些台數中雖有一小部份有嘉林公司的機型加入戰局,但絕大部份為順光公司的機型。因為當年採用 太子汽車公司進口的日產兩噸型卡車為移動機體,而該公司所有庫存為108台,每台為28萬元,如再增加數量則需再進口其價格將暴漲云云,不過還好有這樣的 波折,否則推廣台數更多更不好處理。當年整套搶救型乾燥設備總價為五十萬元,由計畫項下補助農會總價款之60%。當時由農會申購結果非常踴躍,一年內就申 購達108台。事後聽說,由農會的立場,說他們屬意乾燥機倒不如說鍾情於卡車,只要配合20萬元就可獲得28萬元的卡車可用,相當合算。而且早年農會要購 買一部卡車並非易事,利用這個名目添購設備,何樂不為?不過,說來奇怪,自從推出此種乾燥機後,台灣氣候丕變,南北各地在水稻收穫期甚少再出現嚴重的雨 災,幾乎置搶救型乾燥機於無用武之地了。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種乾燥機無法充分發揮救災功能,真是美中不足。倒是各農會樂得拆下乾燥機,可專心利 用卡車為農民服務到家啦!

話題又要拉回來,該四年計畫內推廣中型乾燥機距離原訂目標甚遠,惟小型乾燥機,包括箱式和循環式兩種,主要推廣 給個別農民購置者,原計畫目標17,700台,結果大幅超過目標達22,899台之多。另外,農會大型乾燥中心原目標45座,雖然也未達到預定數目,不過 由此發展成功的乾燥中心系統,幾乎解決了台灣稻榖乾燥機械化問題,在此應予以紀實。

5.4稻榖乾燥中心與自動化



民 國六十年代初期,農復會在「促進農業經營現代化實驗區計畫」項下,在台南縣白河鎮農會,設置自日本引進的野馬公司製造的塔式大型乾燥機一套,這是國內設置 乾燥中心的開始。六十三年起,大型乾燥機改由國內廠商如嘉林、力霸等公司製造,而由農復會繼續補助設置在宜蘭縣羅東、冬山、礁溪,雲林縣西螺、斗南,臺中 縣大甲等六處鄉鎮農會。以上各大型乾燥機除大甲、羅東兩處由力霸公司承製外,其他皆由嘉林公司製造。該公司負責人三兄弟頗為盡責且較為專業,所承製乾燥機 運作令人滿意,而由力霸公司承製者,其承辦人雖挾大公司的聲勢卻專業不足,結果所承包兩處乾燥機性能未臻理想,不久該公司知難而退。另外,我們為節省能 源,試圖研發一種榖殼燃燒爐為大型乾燥機的熱源,乃委託某廠商在台中大里鄉農會設置一座大型乾燥機,該承造商陳姓負責人宣稱乃兄為南部某工學院機械系教 授,乾燥理論與實務經驗均佳,該公司技術上可得奧援云云,試製結果問題叢生,不能實用而無功作罷。各種嘗試中,仍以較具專業的嘉林公司製品性能穩定,已達 實用層次,惜早年民智尚未開,加上糧食局收購稻榖採糧區管制的辦法保守,混合溼榖收購制度仍無法建立,而當時之每機具備三個乾燥倉,每倉容量為十至十二 噸,實施結果農民仍無法接受混合他人稻榖乾燥問題,故實際施行上遭遇不少困難。




為 克服共同乾燥不同農戶所運來的溼榖問題,不得已乃產生在一座乾燥中心內設置七至十台四。八噸型循環式乾燥機,可同時進行個別乾燥,不會相互混合的想法。依 據此想法,農復會補助農林廳於六十五年起首先在屏東縣佳冬鄉農會設置此類型式之乾燥中心,後陸續在新竹縣湖口、彰化縣鹿港、嘉義縣鹿草等七鄉鎮農會設置。

在 個別處理乾燥榖物的理念下,農會處在一種代乾的角色,與當地民間的代乾中心功能類似,但由於具有半公家機構性質的農會本身,在這方面的經營效率無法與民間 業者競爭,至多僅能將代乾費用平衡在某種水準而已。基本上,農會的經營若不能與收溼榖制度相配合(由於受到乾燥容量及時效的限制),農民仍然無法享受到農 會乾燥中心應有的優點。故,上述所提最先設立的十三座乾燥中心,十多年下來,證諸各農會的反應及相關配合意願,其所發揮的效果仍然十分有限。

台 灣稻榖乾燥中心一直拖到七十五年政府推行「輔導良質米產銷計畫」才開始脫胎換骨。該計畫之推行以確保良質米品質並減輕農民自行乾燥所需勞力負擔與出售榖物 時的運費支出等為主要出發點。由此開始確立統一收購溼榖的觀念,農會在收購溼榖時,可同時乾榖計價並把公糧的徵收程序納入自動化的程序裡。農民將溼榖運交 農會乾燥中心,經量測含水率和重量後,利用電腦即可換算該農民所繳來總乾榖量,同時辦理公糧之徵收。農會乾燥中心將農民送來溼榖經大型乾燥機進行乾燥,若 作為小包裝米用途者,則乾至15%即可;若作為長期儲藏則乾至13%範圍。農民所得榖款,經扣除管銷費用後,即可由農會信用部直撥至該農戶帳戶。整個過程 在機械與電腦一貫化線上進行,所得之稻米品質因而大為提高,且大大節省了農民乾燥稻榖及來回搬運之勞力與費用。

自七十六年開始,政府輔導 有意願的鄉鎮農會設置此類乾燥中心,分年分期方式辦理。七十六年度首先設置於後龍、大甲等四個鄉鎮農會,每處各設乾燥機十台;七十七年度另選四鄉鎮設置並 擴增兩處;七十八年度又新設四處,擴增一處;七十九年度新設兩處,擴增六處;八十年度新設六處,擴增兩處;八十一年度新設十處,擴增八處。至八十一年度 止,在全國十三縣三十個鄉鎮設置乾燥中心,共計設置大型乾燥機四六三台之譜,因乾燥中心能實際解決農友困難,廣受農民歡迎,所以各地都爭相設立。據農林廳 報導至八十七年底止,此類乾燥中心已增加到六十六處,足見各地農會意願之高漲了。有關此項稻榖乾燥中心之設置、推行成果、效益等詳細分析內容,可參考最近 農委會中部辦公室(前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出版而由台大農機系馮丁樹教授主編的「榖物乾燥中心推行成果專刊」數萬言報告書,在此不再贅述。

民 國七十八年,政府推行「中華民國產業自動化計畫」十年計畫,包括農業自動化在內。在該項計畫項下,各稻榖乾燥中心的自動化設施之改進與受惠最大。早年稻榖 乾燥機械化在各項稻作機械化中,其起步與進展最晚且慢,但後來卻反而進步最大,實現農業自動化最早的一項目了。目前台灣乾燥機械化已達九成以上,為亞洲國 家中佔有率最高的國家。

5.5由絢爛趨於平淡的稻作機械化

學 生時代學習歐美已普遍使用的所謂西洋農機具,也略知他們已達相當層次的農業機械化,不論整地、播種、管理、收穫乃至調製等都有適當的農機可使用。不過,西 洋農機大都在旱地狀態下使用,無法直接引進到台灣狹小的水田來,當然如在甘蔗園等旱田應可直接利用。因此,在一般人的腦海中,台灣農業機械化將由旱田作物 開始,至於水稻田的機械當時尚未成形,遑論稻作一貫機械化,更不敢奢望在有生之年,可實現稻作全面機械化的夢想了。

早期使用的亭畚



可喜的是,農業機械化的演進情形恰好與早年的推想相反,由於水稻為台灣主要作物,而適時的鄰國日本研發成功各種小農用的稻作機械,因此在政府、民間各方面的 大力推動下,居然讓我們僅僅以一代的時間實現了稻作全面機械化的美夢。如以歐美從曳引機研發開始起算到各種農機齊備而達全面機械化為止,大致上經歷了百 年;而日本則在明治時代從西歐引進西馬牌小型曳引機開始到研發完成插秧、收穫、乾燥等機械而達全面稻作機械化,概略的估算也費了五十年光景;至於台灣則得 天獨厚幾乎可直接引進日本的發展模式,如以引進美利牌耕耘機算起,大概僅僅經過了二十五年的歲月。

前面提到各種主要農機的發展情況,這些 大都屬於稻作機械的範疇。除了耕耘機與曳引機可兼用於水旱田外,其他如插秧機、聯合收穫機、乾燥機等都是純粹的稻作機械。當然這些農機經過改裝或許也可利 用於其他作物栽培,但其主要發展目的即為稻作機械化。如前述,台灣稻作機械化所需農機至民國六十年代已齊備,為加速普遍化祗欠東風,即資金問題。為此,六 十六年當時的行政院蔣經國院長在立法院宣布﹕政府繼十項重大建設之後,將推動十二項重要建設,其中之一即為﹕「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進農業全面機械化計 畫」。

由政府自六十八年度起至七十一年度連續四年撥款共四十億元作為基金,另由相關行庫、農會等也籌措四十億元配合作為推廣農機的循環性 貸款資金。自然這些資金絕大部分被用於稻作機械的貸款。至此階段,台灣稻作機械化事業已登峰造極,隨後即由絢爛趨向平淡了。此項基金於該計畫結束後,至今 仍繼續循環運用,不過後來被合併歸入農業發展基金,已非專款專用。據說從此農機貸款資金年年不足,造成農民與農機業界很大困擾,那已是後來的另一個故事 了。

該計畫推行四年結束後,實際上在原定規範下,工作之推動持續不斷,不但稻作機械化已全盤解決,甚至收穫後處理、儲藏與加工等機械化和自動化也逐次實現。

有 關稻榖儲藏方面,早在六十三年農復會在中央農村建設重要措施計畫下,委由台大陳貽倫教授在羅東鎮農會執行「稻榖散裝低溫倉庫」之實驗計畫,獲得成功。該實 驗倉450平方公尺(136坪),倉容量1,200公噸,總工程費約250萬元。這是造成後來在各地普遍設立低溫散裝倉之始。不過,當時的糧食局不贊成稻 榖散裝存倉,更不獎勵能保持良質米的低溫倉(因費電),而事隔多年才被各方面接受。

說起糧食局早年是一個龐大的衙門機構,分支單位分布各 地,因執行肥料換榖等政策,富可敵國。早年的確對穩定民生糧食有貢獻,而當年李連春局長深獲老蔣總統的信賴,儘管歷次省政府改組,他卻一直穩若泰山,有不倒翁之稱。據說,他幹勁十足,每每夜間訪察各地分支單位,並召開會議,而為主持會議的他,卻不大守時,理由是閒人才能守時。這些怪論只是傳聞而已,我們並 無機會領教過就是。早年糧食不穩定時代,其管制極嚴,如不同糧區間稻米不得互相隨便流通就是一例。在那種氣氛下,衙門內官員自然以不變應萬變,多一事不如 少一事來應付了。如我們建議散裝倉庫,他們堅持多年來的袋裝,理由是容易搬運和堆積,通風較好等。至於低溫儲藏可保持良質米,他們認為多花費電力不值得。 農政單位推廣稻榖乾燥機時,該局不但不配合,反而自行大力補助農民舖設水泥曬榖場來呼應。我們也建議改良農會傳統開放式木製碾米設備為金屬製密閉式設備, 以減少灰塵污染工作環境,該局則稱木製設備較可靠云云,不一而足。又如我們建議推行小包裝米,而以改變太大為由不被採納。一直拖到蔣經國總統上台,批評糧 食局太守舊,而不倒翁李局長應聲倒下,隨後局長更迭如翻書,新人新政,糧政大鬆綁,取消糧區及肥料換榖制度等。斯後在農發(委)會、農林廳等農政機構努力 下,終於實現了各項水稻收穫後處理、儲運、加工等作業現代化。

6. Sugarcane Harvesting

6. 蔗園機械化的啟蒙

前面提到稻作機械化已趨完備,甚至水稻收穫後作業已進入自動化階段,不過在台灣農田上最早利用農機卻非自水田起步,而是由台糖公司自營農場的甘蔗園開始。


民 國三十九年,隨著國府自大陸撤退到台灣,於九月間行政院善後事業保管委員會結束,其所屬農墾處(AMOMO)移併台糖公司,四十年一月該公司設立農業工程 處(後改為機械工程處,仍稱AMOMO),主要負責農機之保養、修理、研究改良、人員訓練及農機配售等業務。又為試驗農機,該公司還在嘉義太保農場設立 「機耕實驗場」。

當時台糖公司已有曳引機廠牌機型,如EMPIRE,ALLISCHALMERAC-C,AC-WC及FARMALL “A”等計186台,係屬18-30馬力的輕型曳引機,僅能犁地、耙田及搬運,此為台糖蔗園機耕之搖籃期。此階段曳引機因馬力小,不適應蔗田需要,工作效 率與應用範圍均不理想,於四十年左右再自美國購進C-WD,D-WD及AC-UC等蔗園用機型,馬力雖仍僅有30多馬力,但作業項目擴大至犁地、翻綠肥、 耙田、作植床、施肥、中耕除草、培土、開根及搬運等;再配合大馬力履帶式機型,如CATERPILLARD-6及D-8之購進使用,此為台糖機耕之成長 期。

四十三年開始大量引進M-TA,C-WD45及S-WD45等四十馬力級輪式曳引機,至五十七、八年間引進種蔗機及甘蔗收穫機為止, 為台糖機耕之壯大期。本階段曳引機除四十馬力級以外,尚有九十馬力以上的履帶式機型,如D-6C,TD-9,OC-12,OC-15,HD-16D及 NTK-6等亦前後參加機耕行列,擔任深耕、犁地、耙田、中耕、施肥、培土及噴殺草劑等單項作業。一次多項操作之聯合農具,如中耕施肥器、施基肥作植床 器、培土施肥器、整地聯合農具(築畦、施基肥、作植床)及宿根處理聯合農具(開根、施肥、排土、潛耕)等,亦在此階段自行研製推出應用,機耕效率因之提 高,費用降低,蔗園機械作業才算真正開始全面應用,但機耕作業程度仍僅能達到47%,在此階段對一搬蔗農的機械代耕業務也開始展開。

五十 八、九年,台糖公司又引進甘蔗收穫機及FORD-500,DB-1200型六十馬力輪式曳引機,台糖自營農場始邁進蔗園作業全面機械化的時期。因該等曳引 機馬力較大,且具有動力傳出裝置(PTO),過去無法做的作業,如甘蔗株心入土(回轉式與螺轉式入土農具)、宿根切頭、復畦、覆土等即可應付自如了。自從 開始使用種蔗機及收穫機後,蔗園一貫作業機械化可算完成。本階段大馬力曳引機除上述兩種外,尚有各型履帶式及四輪轉動機型,如IH及CASE等。另外由澳 洲進口之DMH,TOFT,MF各型甘蔗收穫機也大量投入機耕行列。

甘蔗園中使用的台車(資料來源:北斗文建會

台 糖農場大都依賴國外進口農機,但許多作業機卻為本土研發改良成功者。鑒於台灣農地少價位高,該公司乃開闢大批河川石礫地為蔗園,因此本土化蔗園作業機堅固 無比,構造特異。此種特異農具除部分由台糖自行研製外,大部分委由民間農機工廠承製,如高雄大寮的谷林農機公司為個中翹楚。該公司負責人林瑞寬兄弟幹勁十 足白手起家,兄對外負責拓展業務,弟對內主持廠務,兩人合作無間,公司業績蒸蒸日上,已有向外投資了。

甘蔗採收機(資料來源:鐵道車輛)

總 之,蔗園機械化完備後,早年甘蔗種植期及收穫期雇用農民如螞蟻雄兵般的田園景色已一去不復返,而以機械影子點綴田間代替了。由於農村勞力缺乏,而適時以機 械力替代,始得勉強維持了台灣糖業的存在,只是其生產成本仍居高不下,成為台灣糖業的隱憂。砂糖成本中,由於甘蔗體積龐大,其收穫後搬運費用所佔比率不 小。甘蔗搬運主要依靠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台糖小火車,不過由蔗園搬離時早年卻需依賴牛車,但自從機械化後牛車減少,且其效率太低,後來轉而依賴土產的拚裝車 了。

事實上拚裝車絕大部分非被利用於農產搬運,許多卻被利用於如土木建設、砂石搬運,甚至小販用等,這些非農用拚裝車在公路上奔馳,闖出 不少意外事故來,交通單位卻怪罪為農機闖禍,當然農政單位並不承認拚裝車為農機,因此互相踢皮球,拚裝車的管理問題,至今仍一直無法理清權責,這可能拚裝 車被誤認為農地搬運車的緣故。其實兩者很容易區隔。前者顧名思義為拚裝,為利用一般舊汽(卡)車底盤拚湊而成,當然無一定規格,大都由鐵工廠製造;而後者 則依農政機構所定規範在一定規格之下量產者,且每一機型都需通過性能測定,這些都是合法農機工廠的產品。因此,農政單位僅承認農地搬運車為農機而列入管 理,把拚裝車排出在外。

六十五年行政院為考量當時農村運輸需要,乃由各縣市政府農政單位(因尚無交通單位)核發拚裝車「臨時使用證」,並 由省政府交通處管理輔導。由此可見,交通單位無法有效管理拚裝車,就只能把責任向外推。其理由據說為早年互相踢皮球要取締拼裝車時,台南縣政府農業局謝局 長認定該車對農業搬運仍有需要,乃自告奮勇擔任管理,自此交通單位認定拚裝車不是他們的業務範圍,也樂得清閒。

綜合言之,台灣以一代的歲月除完成水田作的機械化以外,旱田作物栽培以蔗園機械化起步最早且完備,其他旱田作物,如甘藷、花生、玉米、大豆乃至茶園、蔬果類等作物栽培亦陸續完成機械化。

7. Transportation

7.農地搬運車異軍突起

上面提到拼裝車與農地搬 運車的區隔。事實上,兩者的共同點即為都屬於交通或運輸工具類,兩者都未經農機工作同仁研發或改良過程而問世的產品,算是異類農機吧。只是農地搬運車比較 接近農村,服務農業,故得農業界人士的青睬,農政單位也給予農機待遇,其推廣不但可獲得農機專案低利貸款,甚至早期推廣時還給予補助,終於蓬勃發展成為農 村(包括山坡地)運輸主流工具了。

典型的農地搬運車

早年台灣農村的主要搬運工具為牛車,開始推廣耕耘機後利用該機帶拖車成為主要農村搬運與交通工具。這種發展模式,在早年的日本,後來的南韓以及現在的大陸和東南亞各國都出現相同的現象。

在 國內首先開發成功農地搬運車者為伍氏父子。據說他們本來在新竹擁有一片山坡地水果園,為解決水果或肥料在山坡地搬運問題,利用耕耘機帶拖車則全身太長,顯 然不適宜。父子倆動一下大腦,將動力和拖車兩者合為一,縮短了機身,居然自創了可實用的搬運車。所以,起初有人稱它為山坡地搬運車,或伍氏搬運車。

伍 氏研發成功搬運車,不僅解決了本身果園搬運問題,乾脆利用農場廠房製造搬運車出售。結果好評湧現,尤其頗受山坡地果農歡迎,生意興隆,農業人蛻變為工業家 了。三久公司林董事長為解救本身的稻榖雨中損失而研發乾燥機成功,伍氏為解決山地搬運問題而開發搬運車,伍、林兩家由「農」轉為「工」情形有異曲同工之 妙。

六十七年後,農地搬運車製造廠一如其他農機機種一般,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產量大增,不但使用於山坡地,也大受一般平地農的歡迎。當時 製造廠牌有﹕伍氏(端翔)、金合成、中原、富全、大地(大地菱農機)等。當政府推動「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進農業全面機械化計畫」時也被列入加速推廣之 列,原訂目標以每年推廣千台者,竟達七千台之多,可見一斑。

進入七十年代,又有不少新廠牌加入,即﹕佳農、大信(信先農機)、必翔、裕農、山力(山能工業)、新農(新酉企業)等;為因應激烈競爭市場,亦有改變其構造設計者,如四輪傳動(4-WHEELDRIVE、附加油壓傾斜裝置(DUMPCART)等。

進 入八十年代,有更多新廠牌加入競爭,主要者有﹕山玉、順農、久山保、小金鋼(富鑫工業)、永三源、力虎(步行履帶式)、賜合(高唯企業)、農豐(昶維工 業,步行履帶式)、佐籐(台灣佐籐實業,步行履帶式)、新農(達農企業)、小牛(元凱)、兩和等。當然也有不少地區性小工廠參與競銷,如南投國姓鄉的和平 機械廠、台南的專友農機公司等加入熱鬧非凡。本階段搬運車的特點為小型步行履帶式搬運車的出現。由此,農地搬運車(幾乎無進口貨)在國產農機中成為歷久不 衰的機種,也是始料未及的異數。

8. Cultivating Machines

8. 管理作業機械化的種種

作物栽培主要管理作業為中耕除草與防治病蟲害兩大項,前者以使用中耕管理機亦簡稱中耕機,後者則為噴霧機械,都是主要農機。

前 文所述的耕耘機曾由三馬力半逐漸增大到二十多馬力,甚至後來被大型曳引機取代。在中國大陸稱曳引機為拖拉機,而耕耘機則稱為手扶式拖拉機(亦稱動力耕耘 機),兩者都屬拖拉機類,被視作同類兄弟農機了;至於小型耕耘機的功能則化身為中耕管理機,在管理作業中另闢一片天。曳引機與耕耘機兩者間很容易區隔,前 者為四輪(亦有三輪或履帶式)可乘坐者,英名為TRACTOR即曳引者或拖拉者的意思。後者為兩輪稱之為POWERTILLER即動力耕耘者的意思了。至 於中耕管理機也是具備兩輪就與小型耕耘機較難區分了。不過,一般中耕管理機都搭配七馬力以下的汽油引擎,且為方便管理作業計,其操縱把手可上下左右調整, 甚至可前後回轉的方式,與耕耘機的固定把手截然不同。前面多次提到過台灣稻作機械幾乎跟進日本農機模式發展,而中耕管理機也亦步亦趨參照日本產品加以改良 者。




台 灣早在六十二年就有彰化田尾鄉某農機行最先拼湊中耕管理機販售。不過,當時因其品質不良,推廣數量甚少。一直到六十九年始有較具規模的農機廠,即中原農機 公司推出六馬力級的機型問世。隨後由七十一年起陸續有金合成牌、大順(建凱企業)、力虎(力達工業)、伍氏(端翔企業)、農豐(文豐工業)、台林、康郎 (慷榔機械)、建農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至七十五年其年產量已達四千多台,反觀進口日本貨則由最高峰年銷量1,600多台驟降至兩三百台之譜。

國 產品劇烈競爭結果,部分廠牌被淘汰出局,反面亦有新加入陣營者,如佳農、小牛(元凱機械)、展農、台農(新台灣農機)、順光、大地(大地菱農機)、春風 (上志農機)等。另外,亦有不少地區性小工廠的出品。隨著稻田轉作旱田作物的推動,中耕管理機的需求量大增,近年來儘管農村不景氣,該機年產量曾高達八千 多台(部分外銷),幾乎與耕耘機鼎盛期的推廣數量相近了。

小型中耕管理機


中 耕機英文稱為CULTIVATOR字義上為鬆土機的意思。七十年代初期,在日本農機市場上出現一種深層鬆土機,係利用空氣壓縮機將空氣打入土層內,使土層 鬆軟的功能,可利用於茶園或果園的鬆土管理。台灣在中央加速農建計畫下,引進並委由中興大學農機系彭錦樵教授加以仿造與改良,將空氣打入土中同時將液態肥 料或農藥灌入土層內,作施肥或消毒土壤腺蟲之用。該改良機型於七十四年完成商品化後交由兩和工業公司產銷,至七十五年底推廣即達兩百台左右,一時頗受好 評。可惜,經農民大眾使用結果,往往使用後不徹底清洗,保養不佳等原因,故障頻傳,加上農民使用不當,太靠近果樹根部而易傷及根部等原因,終於停產,算是 短命農機機種之一了。由此可見,農機研究改良不可一廂情願,須顧及實際使用者的習性,台灣農民往往不按理出牌的壞習性,都須考量在內。

9. Spraying and Testing

9. 噴藥機械


9.1植保機械之使用

農作物栽培管理用農機除中耕管理機外,以植物保護機具即病蟲害防治機具為最重要了。該機具以噴藥機即噴霧機或噴粉機為大宗。噴霧(粉)機又可分為人力用和動力用兩大類。

早 在四十年代初期,農復會為增產稻米,農藥專家率先輔導台中市的永安實業公司量產人力噴霧器。該公司首先產銷半自動式(邊加壓邊噴)與全自動式(一次加壓噴 完)兩種噴霧器,均屬背負式。農民將此噴霧器背在背後在田間邊走邊施農藥。後來,該公司也生產定置式高壓噴霧器,利用幫浦由搖動摃桿來加壓。當年由於噴霧 器產銷利潤豐厚,不久許多該公司幹部離職自立門戶參與競爭,如佳農公司的林瑞國董事長即為其中佼佼者。自然不少旁觀者認為該行業有利可圖,也插上一腳,如 彰化的慶豐農機廠就是當年較具規模者。五十年代末期,台灣農村已有人力噴霧器約為二十萬台,人力噴粉器也有五萬台之譜。隨著動力噴霧機的推廣,這些早期人 力噴霧器製造廠大都改行或倒閉,改由眾多地區性小工廠生產此種噴霧器,並有不少外銷東南亞各地,據粗估目前年產量有五萬台左右。




動力噴霧機大致上可分為微粒噴霧(粉)機和高壓噴霧機兩種。四十年代末期,由日本和歐洲引進動力微粒噴霧(粉)機開始風行一時。該機備有鼓風機可兼用於噴霧 和噴粉兩項作業。當年由日本進口廠牌有﹕共立、有光、野馬、久保田、宿谷、大前、美農樂、丸中、飛鳥、富士、三菱、東海、稻產、初田、丸山、日東、奇美 達、中央、ASMOTOR、奧林比亞等;由西德進口廠牌則有﹕依勒斯(IRUS)、偉力士(WILLMES)、爽樂(SOLO)、實的(STIHL)等; 由荷蘭進口者有﹕好利民(ALLMAN)、K.W.H、通用、一樂等廠牌;另由英國進口MOTOBLOSUPER70。同時期亦適時推出國產品,其主要廠 牌則有﹕金龍(永安)、亞洲、中農(中國農機)、新台灣、達士、省力、吉村、太陽王等,只是其品質、性能較差,銷售量亦較少。

9.2農機性能測定

由 於當年微粒噴霧(粉)機廠牌眾多,品質、性能參差不齊,當時農復會乃委請台大農工系陳貽倫教授(當時為農具工廠技士)研訂「噴霧器(機)檢驗標準」(草 案)。五十五年初起開始依此草案進行檢定工作,三年間約有三十多廠牌送檢八十七機型之多,由此可窺視五十年代此項機種在台灣市場的盛況一斑了。檢定合格機 型由台大農工系出具證明,廠商憑此申請該機型列入政府補助農民購置時之對象。這是台灣農機由公務機構認定其性能的開始,也就是其後執行多年來的「農機具性 能測定」的濫觴。雖然,先此於四十年代末期已由台大農工系農機組張舉珊教授進行「耕耘機性能試驗」,五十三年改由陳貽倫教授也利用台大已有設備接續該試 驗,先後共完成中農牌、台農牌、寶島牌(洽義發農機)等十多機型的試驗報告,不過都僅止於試驗而已,尚未發揮「農機具性能測定」公權力的功能。難能可貴的 是,以上農機試驗或性能測定,都由台大教授們及其助理為了專業自動自發辦理,計畫項下無加班費更無任何津貼,農復會只補助些設備、材料以及雜費而已。早年 農機人的傻勁和敬業精神,以現代人的眼光似乎很難理解的吧!

說到「農機具性能測定」工作,為台灣推行農業機械化過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其 目的為在同一標準下測驗各相同類型不同廠牌農機的性能,作為消費者購置時的選擇參考,並藉此提升各廠牌農機性能,以保護農民權益。除曳引機以外的主要農 機,每一廠牌機型都須經過公家機構測定通過始能享有低利貸款或補助的資格。因此,申請測定機型廠商絡繹不絕,測定工作負荷甚重。
如上述,農機性能 測定工作首先由台大農工系農機組主辦,後來由於工作繁重,該組人力不勝負荷,當時乃由經濟部加速農業機械化推行小組商請台灣省農業試驗所農機系鄔清標主任 等承接辦理。鄔主任處理事物認真,不論大小粗細凡事躬親,當時適值稻榖乾燥機等新型農機相繼問世,鄔主任等工作同仁疲於奔命,不久鄔主任積勞成疾,因肺癌 不幸英年早世,這是國內農機界的一大損失和無限遺憾。

禍不單行,鄔主任走後不到一年,他的得力助手黃光華技士亦因肺癌追隨鄔主任而去,令 人不勝欷歔。因此,該系人心惶惶不可終日。那時正好台大農機人才逐漸充實,乃又回頭委請台大農工系農機組(後來獨立成農機系)教授們辦理此項測定工作。由 於此項工作繁重,該系乃商定由相關教授輪流主持,自六十六年開始至七十五年六月間,先後有李廣武、王康男、張漢聖、陳貽倫、蕭介宗、吳中興及張森富等七位 負責,共測定了新機型達181型之多。另外,廣義的農機尚包括漁機和省能源漁船,其性能測定工作則多年來委由成功大學漁機研究中心免收廠商費用予以辦理。

從 事農機性能測定工作者均屬兼差的義務職,都以專業敬業精神持服務心態,不求額外報酬,而工作認真,任勞忍怨,令人佩服。不過,九年多下來,台大教授們亦因 教學、研究而忙碌,漸漸對測定工作心煩不耐,自七十五年七月起再次將此項業務轉交農業試驗所農工系承辦至今。當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建立農機性能測定業 務之法制化,特頒訂「農機性能測定要點」及各相關機具之性能測定方法暨暫訂標準計三十二項。由該要點規定該項業務交由該所承辦為一項行政命令,而終於跳脫 過去的商請委辦之路了。有關測定工作所需費用,國產農機部分由政府補助,進口農機則由進口商負擔。由於當年農試所主管單位為農林廳,因此該廳農機同仁如歷 任農產科科長及農機股林明仁股長(現為科長)等均參與輔導,並將歷年來所有測定結果報告編印成冊,可供各界索閱參考。

農機性能測定業務由 台大與農試所輪替,而動力噴霧機的發展也有輪番上陣的意味。首先人力噴霧器與噴粉器為病蟲害防治機具的主流,後來出現高壓動力噴霧機;至五、六十年代動力 微粒噴霧(粉)機風騷一時,當時農村到處可聽到「嗚嗚」聲,即為該機的惱人鼓風機所造成的噪音。到六、七十年代以後,又重歸高壓動力噴霧機的天下。不過, 此種機型除了原來的定置式以外,以小型背負式的機型大受歡迎,農民噴灑農藥時只能聽到輕快的小汽油引擎排氣聲,頗有配合環保的品味了。更可喜的是,此機型 幾乎為清一色的國產品,不像微粒噴霧(粉)機幾乎為進口貨的天下。只是,該國產品並不包括其動力即小型汽油引擎,雖然國內有幾家嘗試生產,可惜其性能尚未 被肯定,是為美中不足。儘管如此,此機型除在國內普遍被農民使用外,每年外銷東南亞各國數以萬計,成為我國農機外銷的尖兵機種。該機的國內主要農機廠有﹕ 台灣共昱、大農、陸雄、元良、物理、永銡、鑫三進、安心、大貫、金田、金紀、隆源、川田等。上述兩種機型自七十五年起,出現大型化的自走式噴霧車,該機將 藥液以高壓幫浦加壓,由複數噴嘴噴出,再以軸流式鼓風機予以強風霧化並送至遠方的機械,所謂高速噴霧機(SPEEDSPRAYER),大都應用於果園施 藥;另外亦有不附鼓風機而被利用於水旱田作物的桿式噴霧車。這些國產品主要由端翔、佳農、鉅業、永三源、和平等廠推出。


此外為節省人工, 專用於果園病蟲害防治的管路施藥設備也相當普遍化,且均由國內廠商如嘉義的鋐達、雲林的山凱以及地區性的小廠如亞洲、宏樺等製造裝設者。總之,國內農作物 病蟲害防治機具早已多元化發展,對農作物增產貢獻很大;反而因為農民施藥太方便,容易造成過量用藥或農藥殘留的問題,影響消費大眾的健康,這些都是尚待有 關單位繼續重視的課題。

10. Upland Crops Harvesting

10.旱田作物收穫機械化面面觀

10.1甘藷挖掘機械

所有旱田作物中,整地作業幾乎已全盤機械化,即耕耘機及曳引機已取代了耕牛。此外,播種、管理作業用機械亦差不多齊備。各種旱田作物栽培所用收穫機械則為較不易解決的機種。以下漫談各種主要收穫機的研發歷程。

甘 藷收穫機主要由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林金鐓技士研發。早年甘藷為飼料主要作物,四、五十年代栽培面積仍達十多萬公頃,後來由於進口飼料大增,其面積逐年減少, 至八十年代已降到一萬公頃左右,且許多栽植改成國人食用甘藷了。由於甘藷為地下塊根,故所謂收穫機實際上是挖掘機,早年以耕耘機帶動,後來曳引機普及化後 改搭載於曳引機。






林技士研發完成此機後委託千漢設計公司吳漢筠代為商品化,挖掘機前部為切蔓刀,可將甘藷籐蔓切碎,便於挖掘作業。構造上這是一部成熟的機械,工作效率很高。 七十四年,嘉義的兩和工業公司為拓展新產品乃承接此機正式生產,吳漢筠父子也投資加入該生產計畫,可惜未能大量推廣給農民,理由是一般農民種植甘藷面積不 大,且塊根在田土中容易保存,故農民每次採收量少,不需利用此種高效率機械,這種機器便成大才小用。故除非需大面積採收的業者,如甘藷量販才會想到利用挖 掘機。只是量販業者人數不很多,銷售量因而十分有限,據說兩和奮鬥了六年多才推廣了八十多台,曲高和寡;吳家本身也因而虧損了百餘萬元,懊惱不已。為增加 此機種的用途,林技士就把它改裝兼為馬鈴薯的收穫;只是這一塊面積雖大,許多當地的鐵工廠早就捷足先登,自行產銷此種挖掘機了。

10.2花生聯合收穫機

花 生為彰、雲、嘉三縣沿海鄉鎮的主要傳統作物之一,國內栽培面積曾高達十萬多公頃,後因農村勞力缺乏,栽培面積銳減至三萬多公頃,迄至花生聯合收穫機研發成 功推廣而舒解了勞力後才又稍回升至四萬公頃左右。後來又因花生走私進口多,且又廉價物美,致使栽培面積又滑落,至八十八年僅剩兩萬六千公頃之譜。

早 年花生為台灣重要農作物之一,惟其收穫作業最費工,因此如何降低收穫工時為農機人的一大挑戰。民國四十年左右,台大農工系楊景文助教從事研發花生脫莢機, 為台灣研究花生收穫機械化的先驅。他把水稻脫榖機的脫榖倒V齒筒改裝成鋼絲迴轉筒,手握住花生株將花生莢打下來的設計。為了使打下花生莢少帶子房柄,楊助 教費了不少苦心。只是完成後經花生農試用,功能上尚可滿足,但工作效率不比人工手拔後立即脫莢快多少,因手拔後搬送至脫莢機的時間就足夠人手脫莢了。當然 使用脫莢機較省力些,但早年農村勞力充沛的年代,年輕力壯的農民倒不在乎省力,而在乎脫莢機的價格了。簡言之,此機未能推廣無疾而終。


五 十年代末期,鑒於農村勞力逐漸缺乏與老化,農復會自美國購進兩套LILISTON牌花生挖掘機和脫莢機,移交給台南區農改場試用。該機型體積龐大,且均需 由曳引機拖帶,故整個機體太長,不適於小田坵使用。另一缺點為脫莢需俟挖掘機挖起花生陰乾兩三天後始能脫莢,農民不放心把挖出花生放置田間,故此機僅止於 試用而無法推廣。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興大學農教系農機組黃陽仁教授參考LILISTON花生收穫機,利用農復會的經費試圖研發一種花生聯 合收穫機,可以將挖掘、脫莢與粗選別一次完成。這是當今世界上尚未出現過的農機,屬高難度的機械。黃教授和助理埋頭苦幹,年年研提計畫達十多年,引起審查 計畫的長官不滿。只是每次完成的裝置每次下田實地採收時,往往前進不了十多公尺就停擺,頗令人洩氣。為加速研發進度,在農復會農機研究計畫下,也委由台南 區農改梁股長等加入研發陣容,結果仍無法突破瓶頸。事後究其失敗原因,在構造原理上應無多大問題,只是工程設計和製造不良,複雜的機構強度未有全盤考量, 以致東修西補,始終未能完成可實用的機械。

直到七十八年,黃教授與台中霧峰的山能機械公司合作,由該公司商品化該雛型機,推出山易牌輪式 花生聯合收穫機,可惜仍因其作業效率偏低,農民接受意願不高,僅推廣二十多台,至八十年即停止生產。而七十九年由農業試驗所及台南區農改場研發成功的機型 分別技術移轉給台中清水的康榔機械廠,推出康郎牌農試型及南改型履帶式花生聯合收穫機,兩個單位實際上也在互別苗頭,有競爭的意味。可惜這些機型之推廣數 量不多,加起來也僅僅三十多台而已,當初兩型同時移轉給一個廠商製造也是一件很奇特的事。

一直到八十一年,雲林地區有一家鐵工廠研發改良 類似山易牌的輪式收穫機,並於八十二年授權給大地菱農機公司量產,因其性能較穩定,頗受花生農的歡迎,數年下來推廣了約六百台之譜。此外,又有一兩家也投 入產銷類似機型一百多台,總共七百多台,就幾乎解決了台灣花生收穫時期的缺乏勞力問題。不過,據稱商品化成功後的機械在田間仍故障頻頻,修護人員疲於奔 命,可見此機種的設計和製造的困難一斑了。假如,此機能提早十年問世,可能改寫台灣花生產銷歷史吧?嚴格說來,這種拖延過失在計畫訂定者,而不能怪罪黃教 授本人,倒是他把多年研究成果編纂成論文,榮獲日本九州大學博士學位,算是另類的收之桑榆吧。

10.3玉米採穗機

玉 米穗採收機或採穗機(CORNPICKER)主要由種苗繁殖場研發三輪式採收機成功,這種機型主要針對稻田轉作時所需之採種苗作業,因為玉米採種時必須經 過採穗的過程。後來台南區農改場亦研發履帶式採穗機,農業試驗所則從事曳引機附載前置式採穗機的研究,一時大家分庭抗禮,又是互別苗頭的意味。此外,台中 農改場亦研發耕耘機附加側置簡易型採收裝置。本項農機研發單位甚多,表示當年(七十年代初期)為因應稻田轉作需求的急迫性。

玉 米又名玉蜀黍,早年在台灣並非主要作物,其栽培面積僅一兩萬公頃。鑒於台灣稻米過剩,政府不得已於七十三年施行稻田轉作政策,鼓勵農民種植玉米等雜糧作 物,採取保證價格收購等措施,其栽培面積至七十年代末期驟增到八萬多公頃;不過由於進口飼料價格較低廉,相對地國產玉米成本高,農民無利可圖,寧願將農地 休閒放置,故進入八十年代玉米栽培面積又趨降到四萬多公頃了。

五十年代,台灣首先由種苗繁殖場先後自國外引進JD630型及JF90型玉 米聯合收穫機,以及MF61型曳引機旁載式採穗機,其中前兩者由於台灣玉米採收期,其玉米穗的含水率往往高達30%以上,故無法使用,而後者亦因機體龐大 而不適宜。該場乃綜合各機型的特點於七十年獲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的補助設計了三輪式兩行玉米穗採收機,並委由台灣農工企業公司岡山農業機械廠試製了雛型 機。七十二年農發會在加速農建計畫下,將該機委由工研院機械所予以商品化設計,七十三年技術移轉給金合成與大地菱兩家農機公司各製造五台,移交雜糧代耕中 心辦理玉米收穫機械化示範推廣工作。

該機工作效率高,一天採摘量可抵得上約七十名工人的工作量。此機由大地菱等公司產銷達四十多台。採摘 玉米穗需乾燥至含水率二十%以下,於脫粒前再去除苞葉。為此,種苗繁殖場又研發了一種去苞葉機,再加上早年台南區農改場研發的玉米脫粒機,至此,玉米收穫 及後處理一貫化機械已齊備了。為此,於七十四年農林廳頒發該場研發有功人員李武一等五人得農業研究發展獎勵金五十萬元。從事該項研發計畫人員有李武一、謝 建家、柯天雄、黃宗森、施名南等人。

這類採穗機後來仍然遭到淘汰的命運。收穫這項作業應該愈簡單愈好,將簡單的作業化為複雜的程序,一定 無法走通。話說玉米採收,在國外都是使用聯合收穫機,由採穗剥葉脫粒清選一次完成,現在化成採穗機、脫苞葉機、脫粒機等等,變成十分複雜。最初的基調是國 內的玉米穗採收時水分高,脫粒容易破損。所以經歷了百花齊鳴的研究,成果固是輝煌,但實際使用有困難,投資的成本反而特高。後來經中部一家進口廠商美昇行 許茂雄先生引進法國Claas大型王米聯合收穫機,可以直接收穫較濕的玉米穗。從此,玉米收穫的工作也在研究過程中繞了一圈得到解決。

10.4大豆聯合收穫機

大 豆聯合收穫機於六十年代末期即由高雄區農改場王明茂、李明堆、游景昌等農機研究人員從事研發,至七十年代末期始達推廣階段。早年大豆栽培面積約三萬公頃, 主要產地為屏東、高雄地區。高雄場為解決當地大豆收穫期缺乏人工問題,乃研發此種農機。其構造原理上宛如小號普通型榖物聯合收穫機,採履帶式機體,搭載二 十八馬力柴油引擎為動力源,可收割兩行。




此 機的研發歷程宛如玉米穗採收機的翻版,起初數年完全由農機工作同仁主導試製完成雛型機,至七十五年始委託工研院機械所進行商品化設計,於七十八年技術移轉 給大地菱農機公司正式產銷。由於大豆成熟期易裂莢造成大豆籽粒落地,故如何使收穫機的分草板、扶撥輪及割刀適當配合以減少裂莢造成豆粒損失,頗費了苦心。 結果該機可達到收穫總損失降到三%左右,遠低於政府性能測試規定標準的八%。

該機可收穫大豆外,亦可用於紅豆、綠豆及毛豆(採種用)等豆類收穫。據游景昌技士等報告,利用該機收穫費用可節省六十%以上,推廣一百多台,其經濟效益達政府農業發展基金獎勵標準,他們獲得一等獎的殊榮包括四十萬元的獎金,多年辛勞值得安慰。

10.5脫胎換骨的茶園與茶作機械化

茶與甘蔗同被歸類為許多特用作物之一,在台灣其重要性由栽培面積及經濟價值而言,可能僅次於甘蔗。兩者的種植面積歷年來都同樣走下坡,算是難兄難弟了。

茶 樹屬多年生之常綠喬木或灌木,其壽命常有高達百餘年者,不過其經濟生長樹齡大致上為五十年左右。在台灣何時種植茶樹已不可考,大概可溯至三、四百年前由福 建移民來台開始吧。四十年代茶園面積約有四萬公頃,進入五十年代降至三萬五千公頃左右,六十年代又下降,每十年約降五千公頃,到八十年代僅剩兩萬公頃之 譜。


我們每天吃飯也喝茶,不過一般人尤其農業人對於稻作較熟悉,所以我們把水稻歸類為普通作物,而與特用作物有所區隔。根據民國四十七年 的調查茶園經營中最耗工、費時者為採茶作業,約佔總栽培成本的一半以上。如前述,我於五十四年到農復會服務,首先推動稻作機械化,同時也留意其他作物栽培 的機械化工作。台灣農業機械化事業得天獨厚,常可參考日本的發展經驗而減少我們暗中模索所需精力。當年,日本茶農已開始使用採茶機,因此可以看到的將來, 台灣茶業必將步其後塵。為方便機械採茶,首先需要克服的茶樹的栽培與管理方式,例如培養茶樹呈採摘平面,以提高機採效率。慣行法為窄行寬株方式種植,茶樹 各個獨立呈半球型樹叢,即使利用採茶機,使用時宛如「理髮」般,工作效率仍無法提升。為此,乃建議茶樹更新種植,採行寬一公尺半,縮小株間為五十公分的定 植法,以利機採。

(資料來源:teahome)

衰 老茶園更新計畫,由五十六年度開始,首先在台北和新竹兩縣各選出兩公頃半,由桃園縣五公頃共十公頃,參加茶農十六戶,第一年度一切費用,包括﹕拔除老茶 叢、翻犁工作所需油料和工資、運費等均由計畫項下負擔外,又因茶農初次對更新工資缺乏信心(因更新期間無採茶收入),乃由農復會補助每公頃1,500元。 當時,農林廳茶作科林復科長也很配合,每公頃補助14,OOO株茶苗,再由當地縣政府配合補助每公頃共700公斤的肥料。由此可見,當年中央與地方政府的 良性互動和合作的一斑,也顯現大家對更新衰老茶園殷切的需求了。在該計畫下,農民則須同意於翻犁後放置茶園休閒五個月,並自行播種綠肥,又於種植茶苗前茶 農同意施堆肥每公頃14,000公斤等。由於各相關單位的良性互動,加上茶農的密切配合,第一年度就獲得好評,第二年度起更新面積提高一倍為二十公頃,但 1,500元補助費則取消了。

該計畫連續執行四年,更新了七十公頃,參與茶農戶達八十二戶之多,試驗兼示範地點分布於北台灣主要茶區,包 括淡水、三芝、林口、龜山、龍潭、關西等六鄉鎮。更新後的茶樹成長良好,茶園不再是無數小樹叢的點滴而呈無數條狀的綠色龍,吸引鄰近茶農參觀稱羨不已。從 此,茶農大眾自行仿效更新衰老茶園,使台灣茶園脫胎換骨,面貌一新了。隨著更新茶園的進展,採茶機械化也很快地普遍化,除了極少數高山茶,現在再也聽不到 「一心兩葉」的神話了吧。以上衰老茶園更新工作,除了吳所長、林科長等茶業專家領導與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配合外,執行計畫的常昭鳴課長、徐英祥秘書的功不 可沒,同時他們的工作伙伴多人從事於田間工作更是倍極辛苦,他們是林仰峰、王家駿、李清柳、張必富(台大農機僑生)、鍾光勝、劉盛政、葉正男、張松男、林 六喬、陳盈孔、張健夫等人都流下不少汗水,也在茶作機械化的軌跡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腳印了。

隨著茶園的更新,各項茶園管理有利於機械化作 業的環境陸續形成,自五十年代末期起,除機械採茶外,剪枝、中耕除草、施肥、病蟲害防治、灌溉、深耕等機械化作業頗有進展。如以推廣機械採茶為例,僅以三 年時間在冬山、坪林、名間茶區即推廣九十%以上茶園改用機械採茶可見一斑。又近年來,隨著茶作機械化的進展,採茶後處理、製茶、選茶等機械化、自動化亦在 茶業改良場的努力下進步迅速。

11.Automations in Protected Agriculture

11.蔬果園機械化與設施農業自動化

蔬果園機 械化中,所需的農機有整地用機械、噴霧機械、中耕機、施肥機、搬運機具等。不過,果樹、蔬菜的種類甚多,栽培地區條件亦不盡相同,故所使用各種農機機型自 然亦各異。除上述共用機種外,在台灣也發展出果園專用的各種機具,如果樹修剪機、殘枝粉碎機、蔬果分級機與果實套袋機等;蔬菜栽培方面則有播種機、育苗機 具與移植機等。




台灣果樹栽培面積達十八萬公頃,分佈於各縣市坡地和平地。因水果種類甚多,其所需栽培用機具亦不少。多年來,在國內研發果 園用機械者主要有台大農機系(現已改名稱為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的劉昆揚教授及台東區農改場的林永順副研究員、曾得洲助理等人。該場研發成功而推廣中的 農機有自走式鼓風噴霧機,已交由端翔公司產銷600多台。為此,林、曾等工作人員獲頒農業發展基金會二等獎,並得二十萬元的獎金。此外,推廣中者尚有果園 中耕施肥機、乘坐式割草機、果樹修剪機、殘枝粉碎機等。以上各種機具已由該場技術移轉給佳農、大地菱等農機廠產銷中。

上述果園機械以外, 採收水果後處理機械,如洗果機、蔬果分級機、果實套袋機(柑桔類為主)等則由國內民間工廠自行研發成功,不但國內果農已普遍採用,也有外銷至大陸及東南亞 等地。此項水果後處理機械,早在六十年代即有彰化線西大嘉鐵工廠、嘉義佳興企業社(後改組為雙興農機公司)、嘉義民雄豐國農機廠(七十四年改組為豐洲企業 公司)的張氏父子檔以及台中太平金峰企業社的葉氏四兄弟(七十五年更名為統農機械公司)等四家從事研發與產銷。前面兩家於進入八十年代即歇業或改行,惟豐 洲公司第二代則另成立華興機械廠與和興農機公司兩家,故目前仍維持四家的局面。




這些業界研發推出的產品,經農政單位積極輔導並在新型農機 推廣計畫補助計畫項下推廣,深獲果農歡迎。如滾筒式選果機可將洗果、浸藥、分級選果作業一次完成者,已推廣了400多台。近年來重量型蔬果分級機亦已研發 成功,並積極推廣中。此外,為利於儲藏果實而研發完成的果實套袋機,即把個粒果實裝入塑膠袋內以保鮮,且儲藏期可隔離腐爛果實以防波及其他正常果實的機 械,這是在國內發展最具特色的水果後處理機械了。

平心而論,許多農機人在推動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一直漠視果園機械的發展。其可能原因為 所需農機種類多而複雜,而每種機具所需數量又不大;另一方面,因許多果樹栽培在坡地甚至陡坡地,由國土保育的立場坡地宜培植森林,是否要開發成果園仍然存 疑。不過,五十年代在農林廳轄下還設置山地農牧局,台灣省政府似乎採行開發山坡地的政策。後來因山坡地遭亂墾而破壞水土保持,乃於八十年左右始改組為現在 的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當年由於我們對坡地農業的質疑,而不熱衷於坡地農業用農機的研發,乃由農復會森林組的專家們自行設法推動坡地作物栽培機械化工作。一 度所謂坡地農業盛行一時,山坡地果園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確實也提供了各種寒溫帶水果、高山蔬菜等活絡了鄉村經濟。

不過,樂極生悲,隨後而 來的是水土流失、農藥和化肥污染水源等禍害層出不窮。尤其後來果農在陡坡地上大量栽植淺根的檳榔樹後,已嚴重危害國土保育,再經九二一大地震的洗禮,加上 大雨來襲,頻頻出現驚心動魄的土石流,國人終於嚐到大自然反撲的苦果。最近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山地果農含淚大砍檳榔樹,令人頗感心酸和無奈。自然我們不應把 此項苦果全然歸罪於坡地農業,更不可責怪坡地果農;事實上,早年中央為東部開發而決定開闢橫貫公路時,是否就種下了禍根呢?誠然,世間事往往有一得就召來 一失,主其事者應以宏觀的視野權衡利弊,以全體國人長遠的利益和福祉為考量,不可不慎重。環顧民主化後的今日台灣,出現太多政治人物為爭取選票而提出短線 政策,只重視眼前利益而動搖國本於不顧,甚至遺害子孫,政客們是否捫心自問過呢?

上述果園機械化因果樹種類多而複雜,至於蔬菜栽培則由於 小菜農眾多,蔬菜種類更複雜,其機械化則更加困難了。多年來,雖然蔬菜栽培相關整地、施藥、中耕施肥以及搬運等作業已全盤機械化,惟其他收穫所需機械則仍 付諸缺如。即使,在日本也不過最近研發成功果菜嫁接機、甘藍採收機等少數相關農機而已。

儘管如此,自進入八十年代起,在政府推動農業自動 化政策下,設施農業開始蓬勃發展,如興建溫室栽培蔬菜苗的育苗場已達三十多家,所育成菜苗約佔本省需移植蔬菜種苗總需求量的40%以上了。這些育苗場都具 備國內研發製造的播種機及相關設備,其製造廠如新竹的科洋機械公司和嘉義朴子的亦祥企業公司均為佼佼者。此種播種機採針式真空原理,針頭可吸住不同奇形怪 狀的種子,故可適用於十字花科、茄科、葫蘆科、芹菜、韭菜、洋蔥等蔬菜播種外,甚至亦可用於波斯菊、萬壽菊、煙草、木瓜等種子。其缺株率僅為2%以下,性 能優異,已遠超出國際水準,這點絕非誇大其辭。尤其,具備播種機週邊設備,包括排盤(育苗穴盤)、裝土、打孔、下種、覆土、積盤等各項作業可一氣呵成,且 僅由一人操作,可說已達完全自動化的地步了。除自動化播種系統外,育苗所需機具,如溫室內自動化噴灌設備和搬運設施等亦逐漸完備了。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Chapter 3. The Farm Power

第三章 農業動力之演變

本文作者
台大生物產業機械工學學系

馮丁樹教授(退休)

3.1人、畜力時代


利用風力抽水


利用水力抽水灌溉


農 業動力包括人力、畜力、風力、水力、電力及熱力。風力、水力之利用屬於地域性動力,使用受限制,電力則可能由風力、水力或熱力轉換而來,屬固定型作業之動 力。就田間移動式動力而言,人力、畜力及熱力是農業之主要動力源。人力是一種複雜度高的力源,可操作控制,亦可直接工作,但持久性及力道均有限制,其動力 僅及0.06馬力左右。

畜力伴隨農業耕作數千年,除牽引外,可以作負載及踏行的工作(圖2.1)。以牛馬而言,其動力約為2/3馬力。其拉力約為其重量之十分之一,牽引速度方面,馬每秒約一公尺;牛則按步就班,僅0.6公尺。



利用水力抽水灌溉農田



利用畜力汲水




牛畜作為農業動力實際上並不經濟。就台灣地區而言,一年中僅能耕作45-65天,卻需養飼365天,並不划算。但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牛畜對農業的永續,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而若因其過去的貢獻而不食今日之牛肉,則是有點矯枉過正矣。



3.2耕耘機的使用

典型的農業動力為耕耘機與曳引機,前者為模仿耕牛拖帶犁具,兩輪行走,人步行於後的操作方式,動力約在6-15馬力之間(圖2.2);後者為四輪行進,可拖帶各種農具及作業機械,人坐在上面,操作較為舒適,其動力自20至200馬力不等。





耕 耘機係於民國44年自美國引進「快樂農夫號」,其後國內有多家廠商開始自行製造。其中如中國農機、新台灣及大地菱等並引進日本的技術,一方面加大馬力,一 方面將迴轉式耕耘刀搭配一起,犁田整地一次完成。其使用方式必須與作業部相搭配,以進行犁田、碎土、作畦及中耕除草之工作,其方式如下:

  • 換裝不同車輪(如鐵輪)及加裝犁或耕耘刀可作為犁耕、碎土、整平、中耕除草、作畦、培土、刈草、除麥株、挖甘藷花生及搬運工作。
  • 與農具結合一體時可作中耕除草、碎土及果園淺耕之作業。
  • 利用其動力分頭可進行抽水、噴藥、切碎及脫穀等工作。

一般之耕耘機以兩輪行走,操作者步行於後。多以柴油引擎為動力。依其推進方式,可分為車輪式、鏈軌或履帶式及耕具行進式。目前耕耘機有小型化之趨勢,成為中耕管理機。主要因其輕便,可作為一般菜園或花圃中耕除草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