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2.3 The Uprise of Powertillers

2.3耕耘機工業的起飛










輔 導工作之推展需要宣傳。以當時補助十三台耕耘機為例,配合人員訓練,鼓勵參與並在各地舉辦示範表演會,都有良好的效果。當時率先響應此項工作的是台灣省農 會,而民間也有貿易商進口大小不同的日本製耕耘機加入市場競爭。由於當時農民的反應良好,國內機械工廠對此感到鼓舞,紛紛自行仿造國外進口機種,旋踵間有 二十二家工廠製造耕耘機。諸如:大田、洽義發(寶島)、興農、永興、力達、美化、自由、金龍、振豐、飛馬、唐榮、健成、彰農、全農、田昌、富士等;其中 三、四家同時製造汽油(兩衝程及四衝程)或柴油引擎。進口廠牌則有﹕井關、久保田、三菱、美利、古川、秋津、竹下、富士、協和、本田、芝浦、日之本、地霸 王等。

當年一台美利耕耘機售價為新台幣八千元,這筆錢看起來不高,但以當時的農民購買力而言,仍需向銀行貸款始能購置。想想看,當時一般 公務員月薪也不過六、七百元,幾乎要一年不吃、不喝、不穿始能籌足換得一台耕耘機。經過五、六年的推廣期間,國產與進口耕耘機競爭劇烈,耕耘機推廣數量約 增加到五千台左右,國產與進口貨各佔一半,勢均力敵。不過,五年內生產兩千五百台,平均一年僅五百台,由國內二十二家工廠分食,每廠僅分得二十多台,優勝 劣敗,最後僅剩三、四家勉維生存。

台灣農業機械化初期,不但耕耘機製造業者遭受慘重打擊,而購買耕耘機農戶因不易獲得廠商售後服務及零件供應,屢成為機械化初期的犧牲者。這種失敗案例,在後來推廣的其他農機,如插秧機、聯合收穫機、乾燥機等亦屢見不鮮。

上述二十二家耕耘機廠的失敗經驗所得教訓是:農業機械化不能一蹴可即,必需以長遠計畫按步就班逐次完成。尤其為適合台灣農情,不能僅引進或仿造國外農機即可;尚需加強培養人才,自行研究改良並製造為可供推廣的農業機械。基於此體認,規模較大的農機製造專業工廠開始成立。

四十九年底,先有中國農業機械公司在台北松山設立工廠,該公司由台灣土地銀行和民間企業與日本野馬農機公司和井關農機公司集資六千萬元(我國佔三分之二) 設立,從業人員約近四百人。五十年又有新台灣農業機械公司在高雄設立工廠,該公司由台灣合作金庫、永豐公司、台北區合會與日本久保田農機公司和三井物產公 司合作投資兩千七百萬元(我國佔三分之一),從業人員約三百多人。


台灣地區使用的耕耘機

五十五年大地機械公司(後來與日本三菱公司技術合作改為大地菱農機)也在高雄小港成立。這三家公司均以生產農用柴油引擎和耕耘機為主,其設立對台灣農業機械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2.3.1 台日合作耕耘機工業起死回生



中 國農機、新台灣農機等後來者挾其與日本公司合作、合資的雄厚財力與優良技術,以生產驅動式耕耘機為主。與前述美利耕耘機之小型曳引式相比,前者操作較容” “易,且搭載較大馬力的柴油引擎,其工作效率較高,廣受農民歡迎。在台灣,由於農民資金短少,即使購買那麼小的美利耕耘機也得向銀行貸款,每年分兩期繳息 和並還部分本金,約七年攤完。為此,購機者大都需替人做代耕以收取費用方式來支付部份貸款。這種代耕的方式自然形成一種體系。在這種制度下,農民希望代耕 者愈快完成作業愈好,因之代耕業者不得不要求更大的馬力、較大型的耕耘機來應付顧客的需求,使得小型曳引式如美利耕耘機等很快失去市場。為分攤成本,代耕 業者兩三人合購一台耕耘機已成常態,他們不分晝夜輪流代耕,故耕耘機須配備磨電燈以便夜間作業。在這種情況下,耕耘機愈來愈大型化,由八、十、十二、十 四、十八、最大到號稱二十三、二十六馬力的巨無霸都出現了。

總而言之,貌似日本製的國產耕耘機,為適應國內農業環境和農民需求,早已脫胎 換骨,蛻變成超大型且堅固耐用的另類農機了。這些台日合作的耕耘機製造廠一時財源滾滾,不但產銷量大增,其售價亦甚高昂。例如,一台十馬力級的柴油引擎驅 動式耕耘機的售價,大致上為五萬多元,足可購買當年十二、十三等則的水田兩公頃左右吧。換言之,如農民不向銀行貸款,則需賣掉兩公頃地始可換回一台耕耘 機。

早年耕耘機的價格雖高,但代耕收費亦不差。以一台耕耘機一天代耕半公頃,每公頃收費大約兩千元,每期作代耕二十天即十公頃計,每期代耕收費可達兩萬元之譜,一年兩期就有四萬元的代耕收入了。換言之,差不多兩年就可償還本利。台灣的代耕業就這樣蓬勃發展起來。

民 國五十年代末期起十年間,可說是代耕業者--同時也是農機業者的黃金時代。年輕農民競相投入農機相關行業,並能獲得相當利潤。不過,他們發覺耕耘機工作效 率雖高,操作人員仍需跟著機械後面操縱,長時間下來甚為辛苦。就像現在的汽車族喜歡行在車上加裝設備一樣,有些人乃自行加裝簡易駕駛裝置,操作人因此可坐 在耕耘部的上方駕駛。這種裝置並非農機工廠的標準產品,完全是農民委託一般鐵工廠代勞製造的產物,何時何地出現已不可考了。這種如表演馬戲般的駕駛耕耘 機,可能只有在台灣才有機緣看到。當然,有時候難免也會險象環生,甚至發生事故;惟在愛拚才會贏的台灣人眼中,也就見怪不怪了。

五十年代 初期起,耕耘機業界呈現一遍榮景,尤其台日合作工廠欣欣向榮,員工待遇比一般公教人員高出以倍計,宛如現在的電子產業一般,令人羨慕。例如設廠在台北的中 國農機公司投資六千萬元,而在同地區的三陽汽、機車製造廠當時大概只有一百萬元的投資額吧,其產品只不過是生產腳踏車的磨電燈而已。當年中國農機公司雄心 勃勃,招兵買馬,也設有研發部,聘請台大高阪教授為兼任主任,吳維健為專職副主任,另雇用台大、成大、台北工專、農校等畢業生,以及配合技術工人共約二十 人從事農機研發。以當年的農機研究陣容而言,在台灣可能是數一數二最堅強的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