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6.3 Principle of Planters

6.3點播機原理

點播機則是沿著播種作業之行距,以一定之間距,將適當粒數的種子播在一穴內,達到精確播種之目的。最理想之情況是一穴一粒,但為克服發芽率低的情況,可調整為一穴數粒。為控制種子落下間距,其機構通常採用可旋轉之種子盤或迴轉式輸送帶置於種子箱底部。種子盤邊緣或輸送帶面均勻分佈適當大小之孔穴,以容種子。當種子盤或輸送帶轉至種子箱底部時,種子會因重力落入孔穴中。若此機構繼續旋轉時,帶有種子之孔穴會往上移動至導管處,孔穴底部之遮板洞開,孔穴中之種子會自動落入導管,並降落在地面之溝槽內。

旋轉式種子盤(或星輪)的型式因用途而不同,圖6.9為三種不同的型式。其中A式為種子邊緣落下型,種子落下時以其邊緣站立,所佔的空間較小。這種方法之排種較準確,且種子不易受傷。B式為種子平躺型,種子落入穴中時,呈平躺狀態,其所需之空間較大,但有可能發生兩粒並存的情況。C式則為穴狀,孔隙較大,可以一穴容二至三個種子。應用於發芽率較差的種子,但現在已較少使用。



6.3.1 皮帶式排種裝置

皮帶式排種裝置播種機係利用皮帶的輸送功能,將種子依序排出至導管。圖6.10為一具有等距孔穴之舀取皮帶,當其進入種子舀出箱底部時,種子依重其重力落入孔穴內,由於舀取皮帶傾斜而上,多餘的種子會依其重力自然滑落,回到舀出箱中,如此可以確保孔穴內之種子數量,由孔穴之大小可以決定種子之大小與每穴所需之數量。舀取皮帶行進與另一緊壓皮帶接合,使種子能在輸送過程中不致掉落。兩皮帶行致導管上方再行分離。種子因而掉入導管內。

圖6.11所示則為另一種皮帶排種裝置,其原理相同,但輸送行程較短,落差也較小,可以減少漏失的機會。其中有孔皮帶在底部種子室經過,種子在攪動狀態下會依自然重力落入孔穴中。多餘的種子則經由回送滾輪反方向迴轉之阻擋,仍然維持在種子室內。經過迴送滾輪之種子則會掉入導管中。




6.3.2 真空排種裝置


為更求精確播種,近年來多改用真空吸附式排出裝置,利用負壓將種子個別吸出。圖6.12是利用真空泵,將輕負壓通入針孔。當其通過種子箱時,即可因壓差吸附種子,然後在針孔旋轉到適當時機與導管位置時,再利用正壓將種子吹出。這種吸附方式較適於具圓滑表面之種子,其大小則視針孔之大小及壓力而定。現行許多蔬菜播種機即採用此種方式,並配合在穴盤育苗之機構上,以行一貫化之播種工作。



圖6.13則是利用一迴轉的種子盤,盤上圓孔可以在適當位置通以負壓。亦即圓孔以反時鐘方向轉入種子室時,圓孔通以負壓,此時種子會在適當時機被吸附在孔上,當其繼續往上升時,附近的種子會自然落回種子室,若有多餘的種子附著時,仍然可以藉掃除器將其掃落,如此可以確保每一孔僅附著一粒種子。當其轉至導管位置時,圓孔之負壓釋放,種子依其重力落入導管。為確保單粒化播種,亦有採用強迫吹氣法將多餘之種子吹回種子箱者,如圖6.14所示。


圖6.15則是利用正壓附著的方式。利用圓形迴轉之種子箱,在種子室部份施以正壓差。此時因迴轉筒週圍散佈著適當的孔穴,落入孔穴之種子會因正壓作用而附著在斜孔內,其餘種子在滾筒往上升時會自然下落,未能落下者亦可利用刷子刮除。當受壓之種子抵達導管上方時,可在滾筒外另加以釋放輪,將正壓差抵消,種子因其重力落入導管之中。




6.3.3 氣流式排種

利用氣流使種子靜止於一錐形孔中之方法如圖6.16所示。其結構屬一圓鼓,週圍佈滿等距之錐型孔,外大內窄。當其經過種子箱時,有如一盛杯,將多數之種子一起帶上來。此時其上裝有一噴嘴,將較強的氣流對準錐型孔吹出,由於力量均勻分佈,且在底孔部位產生壓差之故,在錐底之種子將無法移動,其餘種子則會被吹出錐形孔外,落回種子室內。此時圓筒往前迴轉,進入護種輪套,種子受到保護不致外漏。當其迴轉至開溝器處時,另以推種板將其推出錐底,以確定每穴之種子均會落下。

為節省種子之使用量,點播的方式是播種作業最後的理想狀態,故新近對播種機之研究常針對點播機的性能進行改善,這些包括每穴粒數設定及調整之可行性探討、缺粒偵側及警示功能之加強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