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

7. Transportation

7.農地搬運車異軍突起

上面提到拼裝車與農地搬 運車的區隔。事實上,兩者的共同點即為都屬於交通或運輸工具類,兩者都未經農機工作同仁研發或改良過程而問世的產品,算是異類農機吧。只是農地搬運車比較 接近農村,服務農業,故得農業界人士的青睬,農政單位也給予農機待遇,其推廣不但可獲得農機專案低利貸款,甚至早期推廣時還給予補助,終於蓬勃發展成為農 村(包括山坡地)運輸主流工具了。

典型的農地搬運車

早年台灣農村的主要搬運工具為牛車,開始推廣耕耘機後利用該機帶拖車成為主要農村搬運與交通工具。這種發展模式,在早年的日本,後來的南韓以及現在的大陸和東南亞各國都出現相同的現象。

在 國內首先開發成功農地搬運車者為伍氏父子。據說他們本來在新竹擁有一片山坡地水果園,為解決水果或肥料在山坡地搬運問題,利用耕耘機帶拖車則全身太長,顯 然不適宜。父子倆動一下大腦,將動力和拖車兩者合為一,縮短了機身,居然自創了可實用的搬運車。所以,起初有人稱它為山坡地搬運車,或伍氏搬運車。

伍 氏研發成功搬運車,不僅解決了本身果園搬運問題,乾脆利用農場廠房製造搬運車出售。結果好評湧現,尤其頗受山坡地果農歡迎,生意興隆,農業人蛻變為工業家 了。三久公司林董事長為解救本身的稻榖雨中損失而研發乾燥機成功,伍氏為解決山地搬運問題而開發搬運車,伍、林兩家由「農」轉為「工」情形有異曲同工之 妙。

六十七年後,農地搬運車製造廠一如其他農機機種一般,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產量大增,不但使用於山坡地,也大受一般平地農的歡迎。當時 製造廠牌有﹕伍氏(端翔)、金合成、中原、富全、大地(大地菱農機)等。當政府推動「設置農業機械化基金,促進農業全面機械化計畫」時也被列入加速推廣之 列,原訂目標以每年推廣千台者,竟達七千台之多,可見一斑。

進入七十年代,又有不少新廠牌加入,即﹕佳農、大信(信先農機)、必翔、裕農、山力(山能工業)、新農(新酉企業)等;為因應激烈競爭市場,亦有改變其構造設計者,如四輪傳動(4-WHEELDRIVE、附加油壓傾斜裝置(DUMPCART)等。

進 入八十年代,有更多新廠牌加入競爭,主要者有﹕山玉、順農、久山保、小金鋼(富鑫工業)、永三源、力虎(步行履帶式)、賜合(高唯企業)、農豐(昶維工 業,步行履帶式)、佐籐(台灣佐籐實業,步行履帶式)、新農(達農企業)、小牛(元凱)、兩和等。當然也有不少地區性小工廠參與競銷,如南投國姓鄉的和平 機械廠、台南的專友農機公司等加入熱鬧非凡。本階段搬運車的特點為小型步行履帶式搬運車的出現。由此,農地搬運車(幾乎無進口貨)在國產農機中成為歷久不 衰的機種,也是始料未及的異數。

沒有留言: